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

于穆宋庙,笔允基扃。
文母来献,国祚咸宁。
永言昭格,式荐惟声。
亦既降止,聿柄神灵。

作品评述

诗词:《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

【中文译文】
在庄严庙宇之中,以肃穆之心谢绝至高无上的神灵。崇敬之情溢于笔端,祈求国家的繁荣昌盛。永远发扬光大这真挚的言辞,以声音向神明献上祭品。此刻我们虔诚而恭敬地停止行动,以表示对神灵的敬意。

【诗意】
这首诗是隋代的一首致谢诗,表达了皇太后对太庙神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诗中表达了肃穆虔敬的心态,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祈愿。诗人用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出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祭祀仪式的郑重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神灵和祭祀仪式的敬意,透露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诗人通过表达太后对神灵的感激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祈愿,体现出了对神灵的虔诚和对国家兴盛的殷切期望。诗中的形象描写简洁而富有力量,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神灵的敬畏和顺服,以及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殷切期盼,展现了隋代人民对神灵崇敬的态度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神灵的敬意和对国家繁荣的祈愿,展示了隋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兵堪渡海将军老,史不占天处士间。

竹兰臭味古来同,同处元非造化工。墨竹方生秋涧上,紫兰已到鲁斋中。筑台移玉尊清惠,运笔挥金尚古风。却似高人来找我,幽芬日日透帘栊。

一分素景,千家新月,凉露楼台遍洗。宝奁深夜结蛛丝,纴五孔、金针不寐。

无复花生拙笔头,一生长负剡藤羞。过门多是陈惊坐,得句谁怜赵倚楼。社友书来频寄语,山翁鬓已不禁秋。老干仙去吾宗冷,有继华星一字不。

自闻憔客说,无计得相寻。几世传高卧,全家在一林。养情书览苦,采药路多深。愿得为邻里,谁能说此心。

玉干一寻馀,苔花锦不如。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方辰将独步,岂与此君疏。

当时植珍木,岂是昧前规。废宅长春草,故山存旧碑。已嗟良璧毁,安识古松姿。叔子每怀慕,此心空自知。

扰扰人心随渺茫,更於底处问穹苍。今朝开霁君知否,春到无边花草行。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举得十分,未敢相保。推条拄杖闲行,切忌回头转脑。

栏槛对幽堂,翠叶枝头万朵霜。檀口乍开龙麝喷,非常。体胜佳人异骨香。花与月争光。偏引蜂儿戏绕墙。不与群英争艳丽,芬芳。溪落东君只淡妆。

妙笔王维图莫就,多才康乐咏难穷。楼台一族出云杪,激雪浪生寒涧风。

丞相辟书新,秋关独去人。官离芸阁早,名占甲科频。水驿迎船火,山城候骑尘。湖边寄家久,到日喜荣亲。

尧夫大雅哲,禀德实温粹。霜笉秀含润,玉海湛无际。平明坐大府,官事盈案几。高谈遣放纷,外物不能累。非惟席上珍,乃是青云器。

朝廷不召李功甫,翰苑不着刘潜夫。天下文章无用处,奎星夜夜照江湖。

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节虑忘战危。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蒐苗狝狩凛弗违,碧油有幢俨军师。手持虎节谈鱼丽,闽关不以山与溪。歌舞七德宣皇威,有来视师省檄飞。将军名已草木知,干戈俎豆睢阳时。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薰风洲渚济花繁,看上征鞍立寺门。投老难堪与君别,倚江从此望远辕。

五更束带听朝鸡,出省还家日已西。酒市雨余青旆重,河桥风爽紫骝嘶。久惭旅饭糜仓粟,常忆新橙捣脍齑。万事似棋聊尔耳,年来著数不胜低。

千竿修碧净无尘,长伴先生自在身。万卷旧书中夜烛,满怀和气四时春。长年潄炼颜如玉,一字推敲句有神。请践往时渔艇约,夜深共话两三人。

天上双星有常处,夫为牛郎妇为女。东西相望自年年,只隔天津一泓许。耕田匪易织亦劳,不得从容相慰语。伤心一掬泪如珠,洒向人间作秋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