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赠道士汪庭芝二首

七叶衣冠尺五天,赤眉兵起竟谁全。
备尝庶孽流离□,□会仙直接引缘。
身世万端艰苦后,家门十载变更前。
操持正要看帆柂,勿便夸为到岸船。

作品评述

《次韵赠道士汪庭芝二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七叶衣冠尺五天,
赤眉兵起竟谁全。
备尝庶孽流离苦,
何会仙直接引缘。

译文:
七叶的衣冠遮蔽了五天,
赤眉兵起,终究谁能幸免。
历尽庶民的苦难漂泊,
怎会有仙人直接牵引缘分。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以及人们在其中的艰难遭遇。七叶衣冠指的是华丽的衣冠,象征官职和权势,尺五天表示衣襟高耸,遮蔽了整个天空。赤眉兵起是指红眉起义,表明战乱的蔓延和局势的动荡。作者通过描述这些历史事件,暗示人们在动荡时期的生活艰难和困苦。

诗中提到了备尝庶孽流离苦,意味着普通百姓历经战乱、流离失所的苦难。然而,作者在最后两句中提到“何会仙直接引缘”,表达了对仙人的幻想和希望。仙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超越尘世的存在,能够引导人们脱离苦难,获得美好的命运。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生困境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对幸福和仙境的向往。它呈现了一种对命运和转机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现实生活中的机遇,同时也暗示了希望和梦想可以成为人们前进的动力。


第二首:

身世万端艰苦后,
家门十载变更前。
操持正要看帆柂,
勿便夸为到岸船。

译文:
经历万般艰难后的身世,
家门变动了十载之前。
能否掌握好自己的命运,
不要过早自满认为已经到达彼岸。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继续探讨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身世万端艰苦后,意味着作者经历了种种困境和苦难。家门十载变更前,表明作者的家族经历了许多变迁和动荡。这些经历使得作者认识到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

诗中提到了操持正要看帆柂,意味着要看一个人是否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取决于他的操持和决策。勿便夸为到岸船则警示人们不要过早自满,不要因为取得了一点成就就认为已经成功。诗中的到岸船暗示了成功和安稳的状态,而作者告诫人们要保持谦逊和警醒,不要迷失在自满和安逸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变迁和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往往在动荡与困苦中成长和觉醒的观察。它呈现了一种积极的态度,鼓励人们要保持警醒和谦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坚持努力追求更好的未来。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经年薄宦客桐庐,市邑萧然一物无。名酒不来惟饮湿,长鱼难觅且焚枯。支离鹤骨寒添瘦,宛转龟肠夜自呼。更与儿曹同一笑,灯前短褐拆天吴。

花船新造水中央,晓发当湖溯汉塘。听尽钟声十八里,平林小市入新坊。

油幕初开,马辛旄前导,暂归梓里舂容。致身槐揆,功在鼎彝中。自是襟怀绝俗,今犹记、笔砚陈踪。张高会,君恩厚赐,乐与故人同。把麾,鄞水上,相看青眼,谁复如公。况亲陪尊俎,笑接群翁。坐上笙歌屡合,须拚到、晓日酣红。公今去,恩波四海,桃李尽东风。

锦石双星下翠微,忽看移入小岩扉。灵光夜静归山迳,翠影秋寒上拂衣。滇海始知鲸欲动,零陵不独燕能飞。只今五色曾何补,自采奇峰筑钓矶。

一月有二十九日醉也,同舟因语及此,吾二人抵掌大笑,就口占江城子一江云漠漠水潺潺。挂蒲帆。水云间。更有何人,得共此时间。说与红尘须左辟,明镜里,白鸥还。天风吹面雪消残。为春寒。放梅悭。咫尺吾庐,稚子候柴关。几首新诗千斛酒,人道我,转痴顽。

山色愁予渺渺青,平生心事杜鹃行。霜饕雪虐天终定,岁晚江空冰自清。肩上纲常千古重,眼前荣辱一毫轻。离明坤顺文箕事,此是先生素讲明。

珠压相于,胭脂同傅。樊家更共谁家语。梢头结取一番愁,玉箫不会双双侣。风送流莺,前歌后舞。并桃欲吐含来住。双飞燕子自相衔,会教唇舌调鹦鹉。(李商隐诗:“流莺犹故在,争得讳含来。”)

春山时独往,榛秽旋芟斸。飞泉蔽幽岩,杳蔼疏朝旭。光垂白龙髯,鸣漱寒潭玉。半壁生昼寒,阴草润秋绿。穿藤出溪口,流沫萦山足。莫遣吏人来,方歌白云曲。

寒气暗侵帘幕,孤负芳春小约。庭梅开遍不归来,直恁心情恶。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落。待他重与画眉时,细数郎轻薄。

一书欲写寄云鬟,更把春衫裹素蛮。欲识相思谁最切,泪痕令作鹧鸪斑。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红印寄泉惭郡守,青筐与笋愧僧家。茗炉尽日烧松子,书案经时剥瓦花。园吏暂栖君莫笑,不妨犹更著南华。一室无喧事事幽,还如贞白在高楼。天台画得千回看,湖目芳来百度游。无限世机吟处息,几多身计钓前休。他年谒帝言何事,请赠刘伶作醉侯。

穉川初隐地,山邃枕如城。宝鼎丹何在,云衣骨亦轻。

恐负东风约,清吟野步迟。淡烟杨柳外,微雨海棠时。远寄千杯绿,多情两鬓丝。閒愁须遣尽,蜂蝶不堪羁。

宝图熙盛,登格圣功全。瑞命集灵篇。钦修祀典成明察,道祖降云軿。赖乡真馆宅真仙。朝谒帝心虔。尊崇教父膺鸿福,绵互万斯年。犹龙胜境,真宇俨灵姿。肃谒展皇仪。宝符先路嘉祥应,云物焕金枝。纷纭紫节间黄麾。藻卫极葳蕤。高穹报贶延休祉,仁寿协昌期。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陵邱冉冉烟草新,丛祠寂寂君与臣。千年不死一庭柏,八阵犹余三峡春。昔人已化辽东鹤,古往今来事如昨。当年鱼水奋云龙,天不兴刘死诸葛。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莫怪行人白头尽,异乡秋色不胜多。

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

礼贤不解开东阁,燮理惟能闭北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