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牡丹事二首

暴骸独柳冤谁雪,藁葬青山过者悲。
甘露殿中空诵赋,沉香亭畔更无诗。

作品评述

《记牡丹事二首》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牡丹事记,分为两首


暴尸孤柳,谁为冤情雪
藁葬绿山,路过者悲伤
宫中甘露殿,空诵赋诗
沉香亭畔,竟然无人吟咏


牡丹如此盛开,不知有何事情
千朵花簇拥,犹如霞光绽放
春风拂面时,花香满溢
抬头仰望,红艳似火

诗意:
这首诗词以牡丹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情感和对文学创作的思考。第一首诗描绘了一幅悲凉的画面,以孤柳和藁葬来对比,表达了牡丹的孤独和冷落,同时暗示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冤情的关注。在宫中的甘露殿,虽然有人吟咏赋诗,但却没有人在沉香亭畔吟咏牡丹,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文人的境遇和文学创作的冷淡。

第二首诗以牡丹的美丽盛开为描写对象,展示了牡丹花的绚丽和鲜艳,以及春风拂面时的花香四溢。诗人仰望着牡丹花,感叹它的艳丽如火,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赏析:
《记牡丹事二首》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文学创作的思考。第一首诗以悲凉的笔触写出了牡丹的孤独和冷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冤情的关切。第二首诗则展示了牡丹的美丽和生命力,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孤独与盛开、冤情与美丽的对比,突出了牡丹的独特性和作者的情感。诗人以牡丹为媒介,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和文学创作的思考,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青山足佳游,远睇欲无路。稍寻绝涧入,始辨云间树。泉声若招客,倚杖得夷步。惊湍泻乱石,激激有清趣。风微鸟哢幽,日彻鱼影聚。居然鱼鸟乐,正欠幽人住。野僧岂忘机,作亭以兹故。因君赋新诗,我亦梦其处。

文非经国武非英,终日虚谈取盛名。至竟开门延羯寇,始知清论误苍生。

金脉火初微,开门竹杖随。此身全是病,今日更嗔谁。落叶峥嵘处,诸峰爽拔时。唯思棠树下,高论入圆伊。

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苦嫌野蔓萦纡竹,甚爱残花点缀苔。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

天意清和二月初,春风不动整如梳。陶潜宅外时无此,想更萧条不易居。

愧无奇策辅吾皇,乞得闲官老故乡。壮志未甘悲白发,欢情犹看舞红妆。长歌不计闲光景,吟苦难滋旧肺肠。多谢同心二三友,每传佳句挹华觞。

落木寒云知几重,枇杷花下鹿麋踪。家贫伏腊犹无计,山静朝昏惟有钟。雨雪短衣凋薜荔,风尘长剑暗芙蓉。悠然抱膝歌《梁甫》,伊吕之间是卧龙。

暝烟有客投茅舍,春水无人渡板桥。满地落花愁寂寂,连天芳草思迢迢。

去妇两眼泪,为君滴平生。一滴致妾意,再滴感君情。三滴眼欲枯,血点淋香缨。不滴堂前花,死株有时荣。不滴阶畔草,苦心展芳萌。请滴桥下水,长煎呜咽声。

堂开垂柳下,默默坐移时。岁序一阴长,愁心两鬓知。雨檐蛛网重,风树雀巢欹。惆怅无人见,深杯空自持。

草树天边碧,溪流雨外浑。仆夫经燕岫,筋力尽龙门。斜日当幽径,轻风度晚村。築场茅屋底,约{上四下各}似东屯。

小雪仅能消膈热,苦寒偏解恼衰翁。年丰谁使百物贵,心净要令万事空。老去禅功深自觉,生来滞运与人同。闲中未断生灵念,清夜焚香处处通。

秦地平如掌,层城入云汉。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绿槐开复合,红尘聚还散。日晚斗鸡还,经过狭斜看。

闲搭纶巾拥缥囊,此心随分识兴亡。黑头为相虽无谓,白眼看人亦未妨。云喷石花生剑壁,雨敲松子落琴床。清猿幽鸟遥相叫,数笔湖山又夕阳。

我昔住在南山头,连山下带清溪幽。山巅出泉宜种稻,绕屋尽是良田畴。家家种田耻商贩,有足懒踏县与州。西风八月淋潦尽,稻穗崿比无蝗蟊。黄鸡长大白鸭重,瓦瓮琥珀香新篘。芋魁如拳栗壳赤,献罢地主还相酬。东邻西舍迭宾主,老幼合坐意绸缪。山花野叶插巾帽,竹箸漆碗兼瓯。酒

今夜天边月,谁期海上看。家山虽间隔,儿女暂团栾。露重银蟾湿,风清玉宇寒。年年长是客,强把一樽叹。

竹隐种竹知几年,千竿万竿长拂天。群飞不敢下栖止,常有清风凛凛然。丹穴飞来两雏凤,凤来此竹为之重。牙签玉轴带芸香,家藏万卷为渠用。人间豚犬不足多,我来为作徐卿二子歌。手传竹隐文章印,看取他日官职高嵯峨。

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青灯夜深雨,破帽晓来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