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善现起请分第二

谛听须谛听,要□灵山令。
迦叶以心闻,达士宗禅定。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善现起请分第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请谛听,谛听,要领悟灵山的令旨。
如同迦叶通过心灵聆听,
达士通过禅定领悟真谛。

诗意:
这首诗以佛教的修行思想为基础,表达了对于灵山的启示的期盼和追求。诗中提到的迦叶是佛陀的首位弟子,他通过心灵的聆听,领悟到了佛陀的教义。达士则指的是修行者,通过禅定和冥想,也能够领悟到真谛。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专心聆听,从中领悟到智慧和启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修行的核心思想。诗人通过运用富有节奏感的词句和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和力量。诗人呼吁读者们要专注地倾听,只有通过内心的静默和专注,才能够领悟到灵山的教诲和真谛。

诗中的"灵山"象征着智慧和启示的源泉,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迦叶和达士则代表了不同的修行路径,一个通过心灵的聆听,一个通过禅定的冥想,都能够达到领悟真谛的境地。这种修行的思想在佛教中被广泛传承和推崇。

通过这首诗词,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出来,用心灵去聆听内在的声音,通过修行和冥想,寻找到智慧和心灵的平静。这种追求内心静默和智慧的精神,对于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正尔耽诗不耐閒,镜中频觉瘦栾栾。曾郎惠我尽清供,椀把春风香并兰。

我思杜陵叟,处处有遗踪。锦里瞻祠柏,绵州吊海棕。蹉跎悲枥骥,感会失云龙。生世後斯士,吾将安所从?

庐山淡薄已多时,谁与丛林洗败姿。为爱海冰资菜味,不嫌春雨破华枝。仙陀婆事行行辨,舜若多身处处宜。快意截流船到岸,江头风顺看樯旗。

峨豸居乌府,时方豹守关。吾惟操白简,渠谩倚冰山。六馆为增气,群憸觉汗颜。左迁无愠色,青史自斑斑。

江边孤寺旧曾经,重枉骊驹当短亭。落日催人心去住,东风回首泪飘零。魂归但觉枫林黑,书就终期汗简青。归隐我无冲凌晨气,相思时望少微星。

七字全胜五字城,清於庾信及锺嵘。君诗妙绝端何似,不似梅花似麽生。

闻之浙河东,见之湘水南。未归却相送,既喜却相送,既喜复不堪。行矣乞自便,帅幕或可参。君方乘日长,勉为停朝骖。我池有螃蟹,我园有黄柑。

郑南伏毒寺,潇洒到江心。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风杉曾曙倚,云峤忆春临。万里沧浪外,龙蛇只自深。

步入青红紫翠间,仙翁朝斗有遗坛。竹梢露重昼犹湿,松里云深夏亦寒。

暂辍清斋出太常,空携诗卷赴甘棠。府公既有朝中旧,司马应容酒后狂。案牍来时唯署字,风烟入兴便成章。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

金渊宝地阅金经,朝夕追随骢马行。激濁扬清真御史,即温听厉老先生。衣冠文物今无几,车笠交游最有情。早愿明时相司马,他年洛社会耆英。

公如照乘珠,居朝作贤宝。公如三秀芝,後天锡难老。聿归供奉班,漆简探幽讨。悬应念伧父,沧洲濯苹藻。

宅隐羊昙墅,门连仲蔚蒿。衔杯思左蟹,舒啸忆东皋。楚桂风生穴,庄鱼浪溢濠。平生丘壑志,终愿寄民曹。

夫子卧古屋,趣敌岩谷深。六籍环一身,口诵头不簪。瘦碧久去眼,寂寞清风心。朝思荫之醉,暮思绕以吟。秋空碧新弄,无处停幽禽。安得青玉枝,来作半亩阴。终朝对几榻,岁寒结知音。於焉傲富贵,追踪晋贤林。

问篱菊,何事秋香欠春馥。渊明岁岁走征途,冷落重阳谁采劚。

乱后寄僧居,看花恨有馀。香宜闲静立,态似别离初。朵密红相照,栏低画不如。狂风任吹却,最共野人疏。

白日向西没,黄河复东流。人生足著地,宁免四方游。我行无返顾,祝子勿回头。当须向前去,何用起离忧。但恐无广路,平地作山丘。令我车与马,欲疾反停留。蜀客多积货,边人易封侯。男儿恋家乡,欢乐为仇雠。丁宁相劝勉,苦口幸无尤。对面无相成,不如豺虎俦。彼远不寄书,此寒

乱水浮花正掩门,花神零落未招魂。春心不与春光尽,细向罗衫觅酒痕。

儒生不知变,区区诵陈言。时人熟见之,嬉笑相排拫。江流去不返,何时复虞轩。饩羊诚无用,礼意傥可存。

致斋分直宿南宫,越石卢谌此夜同。位极班行犹念旧,名题章奏亦从公。曾驱爪士三边静,新赠髯参六义穷。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怜如在庾楼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