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词二首

杨柳董家桥,鹅黄万万条。
行人莫到此,春色易相撩。
长条一丈长,长似紫丝缰。
长条挽易断,五马过横塘。

作品评述

《杨柳词二首》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杨柳董家桥,
鹅黄万万条。
行人莫到此,
春色易相撩。

长条一丈长,
长似紫丝缰。
长条挽易断,
五马过横塘。

中文译文:
杨柳垂挂在董家桥上,
金黄色的柳枝无数。
行人们不要来这里,
春天的美景容易使人心痒痒。

柳枝长长地达一丈,
长得像紫色的丝绳缰绳。
长长的柳枝容易折断,
五匹马横穿过塘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杨柳和春天的美景为主题。杨维桢通过对杨柳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景色。杨柳垂挂在董家桥上,形成了一条条金黄色的柳枝,给人带来了明亮温暖的感觉。然而,诗中也暗含了一种警示的意味。作者告诫行人们不要到这里,因为春天的美景很容易让人产生无法自拔的情感纠葛,让人心痒痒。

诗中的长条柳枝给人以凝重的印象,这种凝重与诗中出现的“紫丝缰绳”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对生命脆弱性的暗示。长条柳枝容易折断,暗喻人生的脆弱和易逝。最后两句描述了五匹马横穿过横塘,给人以行进的感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春天杨柳的景色和人生的脆弱短暂,传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深思。同时,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述,也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推荐

雪尽虚檐滴,春从细草回。德人泉下梦,俗物眼中埃。久立我有待,长吟君不来。重玄锁关龠,要待玉匙开。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石门仙人云霞裳,飘飘飞佩来山房。松间看鹤不相见,灵风满路馥天香。

天子龙楼瞥见妆,芙蓉团殿试罗裳。水风凉好朝西坐,专把书经教小王。

年年春色客中看,不管今年行路难。行到西湖春正好,万重杨柳傍栏干。

易地开山闢广居,静中妙趣契真如。自怜至老无闻达,抛却儒书读化书。

选物随人意,轻帆百里间。舟痕风力健,客枕橹声闲。山合尘踪断,秋高爽气还。望州相见处,蓦直透三关。

残本宋有目无诗。他本皆无。

修修万竹压康庄,碧玉椽围一尺强。雪节烟梢谁暇赏,马蹄车辙可怜忙。帽边忽堕吹香句,肘後旧传医俗方。更觉清游天所惜,坐来飞雨度横塘。

渡船帆饱如张弓,条忽世界寒浺瀜。堪舆无垠日夜泛,浩浩元气蓬蓬风。湖光日色不可辨,但见水精火齐合集成虚空。波臣川后敬爱客,约束秘怪驱鱼龙。大千总作大圆镜,光中飞度迷西东。苍茫一身无四壁,八方上下惟孤篷。毛仙出迎笑相问,何乃自苦荒寒中。吾生盖头乏片瓦,到处漂摇

王瓜未亦方牵蔓,李子才青已近樽。我最年高杂年少,风流还有杜陵孙。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望见人家了,犹须转一坳。寺从滩背出,船向柳边捎。问酒寻溪馆,呼儿解腊包。三杯亦径醉,世事且权抛。

洞口迷离春复秋,几人幽赏赋来游。云封乱石桃花少,月照平湖茂草稠。粉黛三年空不语,溪山万古尚含愁。只今惟有长堤柳,犹似依依念故侯。

鸾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致成尧舜升平代,收得夔龙强健身。抛掷功名还史册,分张欢乐与交亲。商山老皓虽休去,终是留侯门下人。

鸟依山,鱼依湖,但有所有无所无。轻舟沿泝穷远近,肩舆上下更传呼。翩然独往不携孥,兼擅鱼鸟两所娱。困依岩石坐巉绝,行牵翠蔓随缠纡。道逢懃思访其庐,诵诗清切秋蝉孤。隐居羞踏陌上土,何人起爱轮下蒲。水南巷中罗百夫,鸡鸣朝谒至日晡。人生变化安可料,怜汝久遁终无图。

沩山牛加字,鼻孔皆相似。牧人执杖看,免惹闲公事。

霜余荆吴倚天山,铁色万仞光铓开。麻姑最秀插东极,一峰挺立高嵬嵬。我生智出豪俊下,远迹久此安蒿莱。譬如骅骝踏天路,六辔岂议收驽骀。巅崖初冬未冰雪,藓花入屦思莫裁。长松夹树盖十里,苍颜毅气不可回。浮云柳絮谁汝碍,欲往自尼诚愚哉。南窗圣贤有遗文,满简字字倾琪瑰。

参军过我夷白庵,为言廊庙高岩岩。故人谁为国柱石,临川先生危大参。猥蒙问及且见讶,十载尺书无一缄。忆昔相从客燕赵,削去崖岸无猜嫌。辱陪五更佐三老,劝讲《六经》陈二南。御史不容丞相忌,司隶侧目宫臣谗。脱身党籍走吴楚,托迹丘园求孔聃。孰令展禽三见黜,自分嵇康七不

寻得伊人在水湄,移舟同载复同移。心随湖草闲偏乱,愁似横波远不知。病起尚怜妆黛浅,情来颇觉笑颜迟。一樽且就新知乐,莫道明朝有别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