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次韵察推见别二篇

老爱诗书志益坚,不成鱼网谩临渊。
幽居喜见新松菊,病目愁看旧简编。
事任间忙常自适,心忘毁誉敢求全。
知君有意论骚雅,何日从容话极玄。

作品评述

《走笔次韵察推见别二篇》是宋代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老爱诗书志益坚,
年岁渐长,我对于诗书的热爱与志向愈加坚定,
不成鱼网谩临渊。
我明白不能仅仅像鱼儿逆流而上,对深渊的探索只停留在表面。

幽居喜见新松菊,
我喜欢隐居在幽静的地方,欣赏着新长出的松树和菊花,
病目愁看旧简编。
然而,因为疾病的缘故,我忧愁地看着旧时的手稿编纂。

事任间忙常自适,
我在忙碌的事务中自我调适,
心忘毁誉敢求全。
我忘却了对毁誉的计较,敢于追求完美。

知君有意论骚雅,
我知道你对于文学与雅致有深意的论述,
何日从容话极玄。
期待有一天我们可以从容地讨论极为深奥的诗词之道。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颂对于诗书的热爱和对于深奥文学的追求。他坚持自己的志向,不愿被表面的功利所束缚,而是更加关注内心的追求。他在疾病的困扰下仍然保持着对美的敏感,并以此为慰藉。他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平衡,忘记了外界的赞誉与批评,追求内心的满足与完美。他对于友人的欣赏与期待,展示了他对于与他人共同追求文学雅致的渴望。整首诗词流畅、含蓄,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烟岚晚入湿旌旗,高槛风清醉未归。夹路野花迎马首,出林山鸟向人飞。一谿寒水涵清浅,几处晴云度翠微。自是谢公心近得,登楼望月思依依。

三月为光今夜半。一年人爱今回满。莫放笙歌容易散。须同玩。姮娥解笑人无伴。抱尽金精来碧汉。醉吟莫作寻常看。已过中天欢未断。还同叹。时情已向明朝换。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不耐高风怕冷烟,瘦红欹委倒青莲。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闻道张晨盖,徘徊石首东。浚川非伯禹,落水异三公。衣湿仍愁雨,冠攲更怯风。今朝复相见,疑是葛仙翁。

山斋路几层,败衲学真乘。寒暑移双树,光阴尽一灯。风飘高竹雪,泉涨小池冰。莫讶频来此,修身欲到僧。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羸僮瘦马従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摘索枝头何处玉,吹来万里春风。须臾陆地遍芙蓉。珠帘和气扑,一笑夺炉红。文字红裙相间出,主人钟鼎仙翁。清谈隽语与香浓。太平欢意远,人在玉壶中。

知尔学无生,不应伤此别。相逢宿我寺,独往游灵越。早晚花会中,经行剡山月。

骄虏已归计,圣朝方寝兵。时闻候火入,非复塞尘惊。秋岭无南牧,春田恣北耕。休穷西海路,辛苦学甘英。

人间自是语便便,不是春风不肯怜。为寄一声何满子,相思今日尽君前。

一蹑寿昌境,山深溪水苍。编柴作篱落,囊石当桥梁。野店炊烟接,官涂松吹长。石田能几棱,底用谷人忙。

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欲知北客居南意,看取南花北地来。南花北地种应难,且向船中尽日看。纵使将来眼前死,犹胜抛掷在空栏。

未话田园薄,唯关道路长。春风又寒食,多病只殊方。缅想迎门问,深思暴橐香。无劳谢猿鹤,好为约求羊。

吾匠慕先哲,至理皆融通。一法果有至,五云凝在空。讲香侵棐几,夜月锁帘栊。弋者何须预,冥冥出塞鸿。

老来功业已蹉跎,买得生涯复不多。十顷芰荷三径菊,醉乡容我住无何。

去洛逃欢事已悲,入关依泰势尤危。两强分魏终亡魏,是为周齐受禅基。

触翻茶瓢,眉毛挂剑。杀活不分,邪正难辨。古今同辙不同途,妙悟玄机辘辘转。

忽从平地出尘笼,亲到诸天释梵宫。却悟冗宫长役物,争如大士日谈空。山横青壁千层合,泉迸丹崖一线通。幽鸟静啼人外境,疏钟不堕世间风。目无可欲猿猱伏,心绝微尘冰鉴融。自恨无缘陪宴坐,它生愿效种松翁。

昭昭灵灵,未脱生死。等闲狭路相逢,无奈这冤家子。天竺山前招角歌,至今余韵在松萝。

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谁怜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平生无解亦无操,永日书生坐独劳。唯觉宦情如水薄,不知人事有山高。孤心好直迍犹强,病发慵梳痒更搔。何事故溪归未得,几抛清浅泛红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