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院偶成二首

柳长柔丝青草芽,随时委化答年华。
呼来便了能酤酒,抱去添丁共看花。
忧世中宵心耿耿,题春半壁字斜斜。
江湖风月今犹昔,能学龟蒙有几家。

作品评述

《道院偶成二首》是宋代诗人叶茵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柳长柔丝青草芽,
随时委化答年华。
呼来便了能酤酒,
抱去添丁共看花。
忧世中宵心耿耿,
题春半壁字斜斜。
江湖风月今犹昔,
能学龟蒙有几家。

诗意:
这首诗以道院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展现了岁月的流转,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人生的喜悦和忧虑。通过对自然、人生和文化的思考,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赏析:
诗的第一句描绘了柳树柔软的枝叶和青草初生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随后,诗人表达了对时光的感叹,意味着岁月如梭,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呼来便了能酤酒,抱去添丁共看花"这两句描写了生活中的欢乐时刻,表达了与亲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在第三句中,诗人揭示了自己对世俗的担忧和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忧世中宵心耿耿"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烦恼和夜晚里内心的不安。接着,诗人提到了"题春半壁字斜斜",表明他在闲暇时光中思考着生活和文化的意义。

最后两句"江湖风月今犹昔,能学龟蒙有几家"将目光投向了江湖风景,表达了对过去风尘仕途的怀念和对学习的呼唤。诗人通过对江湖风月的描绘,暗示了过去和现在的相似之处,以及人们永远学无止境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示了叶茵独特的感悟和情感。它既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又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忧虑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以及深入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宝器金罍重,清音玉珮寒。贡文齐受宠,献礼两承欢。鞍马并汾地,争迎陆与潘。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春风桃李蹊,学语鸟相唤。不可无寒芦,汀洲下凫雁。

不惮诗催白发生,年年梅绽酷留情。寒枝幻出横斜影,旧曲犹堪一再行。越峤云霾春最早,西湖烟水梦尤清。他年相望千山阻,公在銮坡我退耕。

天河夜未央,漫漫复苍苍。重君远行至,及此明月光。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客心定何似,馀欢方自长。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来洞口,望烟分,刘阮不归春日曛。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一百五十节欲近,二十四番风老时。莫因旧雨与新雨,闲却十枝并五枝。

使节梅花外,椒盘泪眼边。山川非故国,笳鼓咽新年。机事鸥偏觉,家书雁不传。细笺今夕恨,万一主人怜。

士有直躬,夷险靡易。事君以尧,距诐如墨。笔力劲挺,德声昭植。不倚不流,是谓心画。

一出宫门上画船,红红白白艳神仙。山长水远愁无那,又见江南月上弦。

缩宿沈榆彩,沧溟转若华。才晞汉盘露,便映洛神霞。鸣凤梧冈迥,桑柔桂笼斜。照梁休自许,城上已啼鸦。

浪激冰花潄大堤,山回云影照寒溪。一生怀抱无人见,又跃芦梢困马蹄。

上古闻巢父,衰周有楚狂。由来豪杰士,不必待文王。

江水信浩渺,连山巧蔽亏。端能上嶮绝,故自识津涯。灭没樯竿度,飘摇鹭羽迟。何人倚舟望,亦爱此峰危。

枫荻响飕飕。长江六月秋。二十年、重到沙头。城郭人民那似旧,曾识面、两三鸥。落日且登楼。英雄休涕流。望黄旗、王气东浮。借问烟芜苍莽处,还莫是、古襄州。

日火烧空海欲乾,莲宫深处书生寒。佛家一片清凉景,借与诗人尽日看。

瓦室人家茅屋边,瓦囷亦与草囷连。池塘过雨尚浮浊,杨柳新栽已带烟。

岸阔舟仍小,林空风更多。能堪几寒暑,又作隔山河。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功名大槐国,终要白鸥波。

帘栊分晓色,远树子规啼。浓露侵衣冷,晴烟压水低。神游灵境健,身人画图迷。衙吏无烦报,汀洲鹭正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