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朝阳洞

洞门虽向扶桑开,洞深不放阳乌入。
古来道士今莫逢,石壁乳流苔正湿。

作品评述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朝阳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朝阳洞"的山洞景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洞门虽向扶桑开,
洞深不放阳乌入。
古来道士今莫逢,
石壁乳流苔正湿。

这首诗词的意境是描述"朝阳洞"这个山洞,洞门面向东方,象征着向着日出的方向开放。然而,洞内非常深邃,阳光无法照射进来,所以洞内没有乌鸦的叫声。

诗中提到"古来道士今莫逢",意味着古代的道士们已经不再出现在这个洞中。这句话可能暗示了洞内的神秘和荒凉,以及古代道士们的离去。

最后两句"石壁乳流苔正湿"描绘了洞内石壁上滴下的水珠,使得苔藓湿润。这一景象给人一种幽静、潮湿的感觉,增添了洞内的神秘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朝阳洞的景观,表达了洞内的幽静和神秘,以及古代道士们的离去。同时,诗人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赏析价值。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半生不睹德云翁,悬想经行在别峰。破一微尘相见了,揭翻华藏十三重。

莫奏《思归引》,羁情不可当。翻书飞湿晕,弹剑落秋光。宿雨残晨霤,新寒起夜堂。独怜游子鬓,经复点吴霜。

一枝美过玉柈盂,岁晚何由复遇苏。我欲命名不得,有名无实不如无。

浅草犹霜。融泥未燕,晴梢润叶初乾。闲扶短策,邻家小聚清欢。错认篱根是雪,梅花过了一番寒。风还峭,较迟芳信,恰是春残。此境此时此意,待移琴独去,石冷慵弹。飘飘爽气,飞鸟相与俱还。醉里不知何处,好诗尽在夕阳山。山深杳,更无人到,流水花间。

海棠亭上号红云,晴日青天绛彩新。疑是群仙朝玉阙,一时都戴紫霞巾。

武皇精魄久仙升,帐殿凄凉烟雾凝。俱是苍生留不得,鼎湖何异魏西陵。

水畔竹林边,闲居二十年。健常携酒出,病即掩门眠。解绶收朝佩,褰裳出野船。屏除身外物,摆落世间缘。报曙窗何早,知秋簟最先。微风深树里,斜日小楼前。渠口添新石,篱根写乱泉。欲招同宿客,谁解爱潺湲。

春入东郊雨,油然协气通。晓澌犹未破,岁事已知丰。辇凤翔仙雾,台乌转瑞风。野农徒鼓舞,何以谢天功。

小园曲径,度疏林深处,幽兰微馥。竹坞无人双翠羽,飞触珊珊寒玉。更欲题诗,晚来孤兴,却恐伤幽独。不如花下,一尊芳酒相属。慨念故国风流,杨花春梦短,黄粱初熟。卷白千觞须劝我,洗此胸中荣辱。醉揖南山,一声清啸,休把《离骚》读。迟留归去,月明犹挂乔木。

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西施醉后情不禁,侍儿扶下蕊珠阁。柔条嫩蕊轻wV鳃,一低一昂合又开。深红浅绿状不得,日斜池畔香风来。红能柔,绿能软,浓淡参差相宛转。舞蝶双双谁唤来,轻绡片片何人剪。白发使君思帝乡,驱妻领女游花傍。持杯忆著曲江事,千花万叶垂宫墙。

旱势若燎火,雨粒如投珠。望望恐不及,嗷嗷欲成呼。叩龙探古湫,号佛喧通衢。山川祷斯必,社稷报不渝。古人之所是,今人之所迂。龙神与社鬼,其事亦区区。

推云不动雨声苦,醖雪未成风力乾。瘖鹜一庭淘墨汁,也烦老子坐深寒。

妙中玄。汞和铅。进火功夫鼎沸煎。灵砂颗颗圆。内功全。外登仙。神水渊流逆上天。轻乘一叶莲。

有来穆穆,临此方丘。其行风动,春止霆收。躬事匪懈,丰盛洁羞。百昌咸殖,允矣神林。

荆江水阔烟波转,荆门路绕山葱蒨.帆势侵云灭又明,山程背日昏还见。青青麦陇啼飞鸦,寂寞野径棠梨花。行行驱马万里远,渐入烟岚危栈赊。林中有鸟飞出谷,月上千岩一声哭。肠断思归不可闻,人言恨魄来巴蜀。我听此鸟祝我魂,魂死莫学声衔冤。纵为羽族莫栖息,直上青云呼帝阍。

侧翼雄飞天势阔,电闪星流太轻脱。南北东西相对看,千里万里阿喇喇。

韩掾才情妙,吟成苦夜长。歌残如意铁,梦断合欢床。鼓瑟湘云暖,吹笙岭月凉。旧时双燕子,飞入谢家堂。

归梦悠飏见未真。绣衾恰有暗香薰。五更分得楚台春。

积划满春庭,衡门永书扃。波头何事白,柳眼为谁青。荣落浮云度,悲欢熟醉醒。繁华非我物,随意任飘零。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