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甘露寺》
拼音和注音
céng wén gān lù qián cháo sì , běi gù xī lái tǐ shì ch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甘露:(名)①甜美的露水。②草石蚕的别称。
前朝:1.以前。2.过去的朝代。3.上一朝代。4.前殿,正殿。
来体:来体,读音lái tǐ ,汉语词语,意为弓张弦时弓臂内向的体势或指子孙。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曾闻甘露前朝寺,北固西来体势成。
山涌金银孤屿出,地蟠吴楚大江横。
帆樯两岸瓜州渡,烟火千家铁瓮城。
安得更凭高处望,无边诗思一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