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逢梁伯龙感旧二首

梨园处处按新词,桃叶家家度翠眉。
一自流传江左调,令人却忆六朝时。

作品评述

《白下逢梁伯龙感旧二首》是明代潘之恒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梨园处处按新词,
桃叶家家度翠眉。
一自流传江左调,
令人却忆六朝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白下遇到梁伯龙时的感慨之情。诗中提到梨园(指戏曲舞台)上到处唱新的曲子,桃叶上的女子们家家都修剪得如画眉一般美丽动人。这些新的曲调和美丽的女子让人回忆起了曾经辉煌的六朝时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梨园上的新曲和桃叶上的美丽女子,勾起了诗人对过去六朝时代的怀念。梨园是传统的艺术表演场所,而新曲的引入意味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更新。桃叶家家度翠眉的描述,以富有画面感的形象描绘了当时女子们的美丽和修饰,展现了生活的细节和繁华。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明,这些新调和美丽女子的出现引发了诗人对六朝时代的怀念。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音乐、美女和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六朝时代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它既具有对过去的向往,又透过新曲和美丽女子的形象,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怀旧情绪,展示了诗人对六朝时代文化繁荣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词推荐

妖蟆蚀明月,玉川欲刳之。惜无登天梯,涕泗空涟洏。哀哀卞和玉,恻恻鲁女葵。桓侯讳其疾,扁鹊乃见疑。长啸郭林宗,高风邈难追。

渊明归西天,不作东林社。不见张昌宗,无人举此话。谁家栽绿荷,薰风漾碧波。波底水晶空,化出玉姮娥。嫣然冷无语,冰肌卧晓雨。东君如夏日,此花不受暑。一点天然香,随风入画堂。折之置坐隅,窈窕弄玉郎。忽然心绪变,如覩佳人面。寄语明月楼,莫貯双飞燕。

世事我深谙委,人生他自奔忙。刻木牵丝作技,几回弄罢凄凉。

深闺静几试笔墨,白头腕中百斛力。荣荣枯枯皆本色,悬之高堂风动壁。

澄空流华月,列炬林梢缀。从焰烁明霞,红曛花似醉。流连陶嘉月,共惜春风驶。预叹他日来,余红纷满地。

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八十余年入涅槃,且进杯中物。

雪打杉松残,补书书不完。懒学渭上翁,辛苦把钓竿。

夜半雨忽止,老夫心顿觉。最怜儿女弱,难受雪霜寒。泽国无来棹,台城有去鞍。西村归未卜,此日敢求安。

倒蔗入佳境,寒花留晚香。福田三古刹,恩泽四舆梁。鹤化空华表,牛眠占吉藏。他年青与紫,恒塞桂枝堂。

漠漠轻云弃寒影,霏霏小雨生秋兴。黄槐开尽举子心,丹桂喜传仙籍信。竹斋双手缩袖间,坐看群儿鏖一战。春风跃马不为难,此去毋言日边远。

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黄叶一离一别,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

三十麻衣弄渚禽,岂知名字彻鸡林。勒铭虽即多遗草,越海还能抵万金。鲸鬣晓掀峰正烧,鳌睛夜没岛还阴,二千馀字终天别,东望辰韩泪洒襟。

湘东股肱守,心与帝乡期。舟楫中途蹇,风波复来思。嘉我常联翼,金貂侍玉墀。迹参前马圣,名缀鬻熊师。寒暑一何速,山川远间之。宁知洞庭上,独得平生时。精意微绝简,从权讨妙棋。林壑为予请,纷霭发华滋。流赏忽已散,惊帆杳难追。送君在南浦,侘傺投此词。

小春霜琮晓,閒访古招提。何岁斋鱼废,初弦顾兔迷。先民堂上像,寓客柱间题。僧户蜂分小,山形虎穴低,松青江庙北,竹老野桥西。亲汲卿煎茗,深登信杖藜。琴师年九址,相见手重携。

太阴水之精,浴水光愈洁。常怪市中人,不识沙头月。

调羹休羡最南枝,国香继踵开酴醿。先容岂藉早梅力,到了自结东君知。孤芳缭绕春虽晚,典型题在黄金盏。一家风骨端不凡,故使天公独青眼。中兴英主方急贤,屡辞温诏挽不前。平生忠赤照肝胆,危论鲠谔能回天。左蜀分符尚馀略,浙路霜台亦轻著。朝廷鼎鼐席尚虚,君家况是个中脚。

蝉眼龟形脚似蛛,未尝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叔为柳兮春向飞。倏尔而笑,泛

儿汝来前,吾与汝言,汝知否乎。自吾家种植,诗书之外,略无一毫,薏苡明珠。□□□□,齑盐旦暮,三世儒冠出此涂。长安道,汝父兄叔们,几度齐驱。如今侧足横舒。看一领青衫似摘须。这衫儿着了,要须徐称,莫教黄嘴,暗里揶揄。剌史家声,拾遗直节,要你心情似得渠。心期处,

东野哭其子,难存百感身。孤孙犹在抱,行路亦沾巾。满目家园树,何时泪叶春。诸生为执绋,良足化乡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