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粉光花色叶中开,荷气衣香水上来。
棹响清潭见斜领,双鸳何事亦相猜。

作品评述

《采莲曲》是唐代诗人陈去疾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采莲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感悟。

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粉光花色叶中开,
荷气衣香水上来。
棹响清潭见斜领,
双鸳何事亦相猜。

这首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采莲的情景展开。诗人首先描绘了莲花的美丽,用"粉光花色叶中开"来形容莲花在水中绽放的娇艳景象。接着,他描述了采莲者的动作,莲花的芬芳扑鼻,仿佛荷叶上散发出的香气从水面上升腾而来,"荷气衣香水上来"这句表达了这种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船桨的声音和斜领处可见的倒影,展示了采莲者与船上的双鸳之间的相互猜忌和难以捉摸的情感。"棹响清潭见斜领,双鸳何事亦相猜"这句表达了两个人之间的暧昧关系,彼此之间的猜疑和心思难以捉摸。

整首诗以清新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采莲的美景,同时也透露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和微妙。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诗人将人情世态与自然景色相融合,给读者带来了思考和感悟的空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诗词推荐

□□霞佩久蹁跹,峭壁崚赠驾紫烟。天下名山无此境,世间何地更寻仙。云迷古洞还丹室,鹤护仙家种玉田。我欲携书来此住,隐屏峰下弄云泉。

抒情

一匳真茗慰铃斋,更伴仙卿逸藻来。夜啜晓吟俱绝品,心源何处著尘埃。

抒情

子陵江海客,本非沮溺伦。仁义立奇论,岂果忘吾民?狂奴作故态,飘然归富春。客星犯帝座,太史奏天文。故人信符谶,三分等浮云。

抒情

青女行霜下晓空,山茶独殿众花丛。不知户外千林缟,且看盆中一本红。性晚每经寒始拆,色深却爱日微烘。人言此树尤难养,暮溉晨浇自课僮。

抒情

漳滨读书夜复日,十七年间驹过隙。相逢忽认语音存,面皱髯张都不识。岁晚悬鹑在结穿,坐寒我亦无青毡。少时意气今何似,对此犹能吸百川。北风草木伤迟暮,秀岭长松色如故。须知忧道不忧贫,莫厌儒冠羡纨袴。坐悲四海方横流,长剑未试心未休。寄语幔亭云外客,他年终约紫霄游。

抒情

揽辔出东城,登临目暂明。烟云藏古意,猿鹤弄秋声。客坐苔纹滑,僧眠樾荫清。赏心殊未已,山日下西荣。

抒情

神光遍界,体若金刚。威神力固,邪宗销亡。

抒情

早年南国日追随,冠剑日荧佩陆离。匪石心诚徒自许,浮云踪迹信难知。官闲从饮扶头酒,地僻谁同敌手棋。门馆旧恩今更重,高斋遥枉谢公诗。

抒情

循涯不知浅,见底似非深。永日无波浪,澄澄照我心。

抒情

书文车轨几时同,诸道惟闻羽檄通。岂较北南聊暂寓,若论贤圣且时中。门前杨柳方垂雨,溪上桃花尚舞风。谁见东山谢安石,命宾攜妓兴何穷。

抒情

青蔬半亩老生涯,霜鬓萧萧只自嗟。勋业蹉跎空许国,文词浅俗不名家。残骸皆作麒麟楦,旧友仍非处士牙。收得平生钓竿手,长安西日更须遮。

抒情

长忆高峰,峰上塔高尘世外。昔年独上最高层。月出见觚棱。举头咫尺疑天汉。星斗分明在身畔。别来无翼可飞腾。何日得重登。

抒情

月宇临丹地,云窗网碧纱。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桥直,城连禁苑斜。承恩恣欢赏,归路满烟霞。

抒情

贫居尽日冷风烟,独向檐床看雨眠。寂寞春风花落尽,满庭榆荚似秋天。

抒情

南泉放倒,云门扶起。放倒扶起,有宾有主。明眼衲僧商量,切忌别作道理。

抒情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莫怪平生志,图销尽日愁。

抒情

万里访遗尘,莺声泪湿巾。古书无主散,废宅与山邻。宿草风悲夜,荒村月吊人。凄凉问残柳,今日为谁春。

抒情

即今年才五十余,脱去簪绂弊屣如。圣时搜选动空谷,策足要路争先趋。庙堂故人握重柄,僵者可植瘦可腴。惓惓风义数寄语,掉头不顾甘如愚。

抒情

东飞江云北飞燕,同寄青春不相见。

抒情

元亮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因君办作送酒客,忆我北窗清书眠。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