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

厚叶先枝新绛囊,使君分寄驿人忙。
彩毫封处曾留意,筠笼开时不见香。
风色甚豪应少损,路程差近得分尝。
闽州纵有千千树,未抵家园气味长。

作品评述

诗词:《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

厚叶先枝新绛囊,
使君分寄驿人忙。
彩毫封处曾留意,
筠笼开时不见香。
风色甚豪应少损,
路程差近得分尝。
闽州纵有千千树,
未抵家园气味长。

中文译文:
浓密的叶片先抽出新的红芽,
使君匆忙地分寄给驿站的信使。
彩色的毫尖封印处曾引起注意,
打开竹篮时,却无法闻到香气。
狂风吹得花朵凋谢较少,
路程虽近,但也能品尝到滋味。
即使闽州有千千树,
仍然无法取代家园的气息长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蔡襄的作品,题目是《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诗人通过描绘寄给荔支的情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以植物的生长为象征,表达了思念之情。诗的开头描述了厚叶先抽出新的红芽,象征着希望和生机。使君匆忙地将信件寄给驿站的信使,表达了诗人内心急切地想与荔支相聚的渴望。

接着,诗人提到彩色的毫尖封印处曾引起注意,暗示了诗人在书写这封信时的用心和留意。然而,当打开竹篮时,却无法闻到香气,可能是指诗人感叹书信无法传达出家园的真实气息,无法完全弥补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风色豪放,但对花朵的损伤较少,这可能是暗喻诗人的心情豪情不减,但对于思念之情的抒发并没有太大的伤害。虽然路程较近,但诗人仍然能够在寄出的信件中感受到家园的味道,体味到故乡的气息。

最后两句以闽州的千千树作为对比,表达了即使有再多的美景,仍然无法替代家园的气息和情感长存。

这首诗通过描绘寄给荔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示了诗人对家园的眷恋和思乡之情,以及对离别带来的孤独和无法弥补的遗憾之感。

作者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诗词推荐

风力清严扫暮烟。纤尘不疑月婵娟。太虚那得有中边。大地山河空复影,九霄宫阙旧无传。几承剑气一飘然。

六韬人去无家学,独说吾乡有羽仪。太尉府中招处士,湖州幕里看宾师。座分雨露黄封济,门护风云赤羽旗。湖上老夫询出处,扁舟一叶似鸱夷。

想君秦塞外,因见楚山青。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画邱置学明如星,顽民殄戮何可矜。井田一变乡校废,斯民何往非干刑。三复名言子曾子,不独阳肤当守此。未经师傅儿犹痴,尽在哀矜君勿喜。

周南留滞玉堂仙,千骑那教下蜀川。梁上几看明月夜,江东空想暮云天。五年契阔音书断,万里归来语笑鲜。喜有常郎天下士,肯来相对语残编。

华亭冠层城,满城桃与李。微风散晴烟,七泽多春水。龙山集眄,章台见遗址。感物思无穷,对酒差可喜。

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渐台通翠浪,暑殿转清风。帘卷东朝散,金乌未遽中。

澹澹烟覆渚,呜呜角收声。白毫万丈光,下注千山倾。良夜三五时,玉楼十二城。皇天老眼开,碧湛双瞳晴。窥我读书窗,徘徊到天明。,我从树头来,挟我入太清。飞萤转蒿丛,熠燿徒营营。露气下庭宇,秀爽凌冠缨。以兹无尽景,对此不平鸣。不如使云遮,寂历忘吾情。

徇物笑蛮触,自守等毅豹。寸壤闻蚓吟,九万观鹏踔。孰知尘外士,戴目懒此校。营营彼谁子,磔蝟计微效。

帝念重湖远,使者选清强。关西夫子人杰,揽辔出鸳行。熊楚一天坐镇,虎节三台更历,号令肃秋霜。褰帷间风俗,原隰总生光。瞻南极,朝北斗,酌霞觞。潢池息浪奏凯,筹饷属萧张。一点眉间多□,一札日边有诏,香案侍东皇。岁岁蓬壶宴,好景对枨黄。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柴门深掩古城秋,背郭缘溪一径幽。不有小园新竹色,君来那肯暂淹留。

世业工看卷,天资拙治生。吏曹容小隐,廪禄代深耕。痛饮中贤圣,高吟适性情。妻孥随我惯,自不厌藜羹。

茅屋三间槿作篱,白头婆子葺冬衣。儿童饱饭黄昏后,短笛横吹唤不归。

水色山光明几上,松阴竹影度窗前。焚香对坐浑无事,自与诗书结静缘。

听取渔歌说武夷,武夷九曲水涟漪。放舟理櫂从头去,三十六峰天下奇。

雁声低度水村深,中有人敲月下门。满屋秋风灯欲暗,江山千里故园心。

一下兰桡蓦口鞭,大洋海底火烧天。父南子北家何许,风满长空月满船。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