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五首

江南九月后,无日非重阳。
十月十一月,岂不雪且霜。
严冻杀百草,菊花弥更黄。
于兹偶有酒,十觞至百觞。
□□□□了,复醉梅花傍。

作品评述

《拟古五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南九月后,无日非重阳。
在江南地区的九月之后,每一天都是重阳节。
诗意:诗人描述了江南地区在九月之后的时光,重阳节的喜庆氛围贯穿了整个季节,给人以欢乐的感受。

十月十一月,岂不雪且霜。
十月和十一月,岂不是下雪和结霜的季节。
诗意: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季的景象,暗示了天气的寒冷,萧瑟的感觉。

严冻杀百草,菊花弥更黄。
严寒的冻雪杀死了百草,而菊花更加黄艳。
诗意:描绘了冬季的严寒,草木凋零,只有菊花仍然在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象征着坚强和顽强的生命力。

于兹偶有酒,十觞至百觞。
在这里偶尔有酒,喝十杯、百杯。
诗意:诗人表达了在这样的季节里,偶尔举行一些酒宴,人们以十杯、百杯的方式畅饮,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享受。

□□□□了,复醉梅花傍。
□□□□了,再醉在梅花旁。
诗意:诗人表达了酒后的欢乐和陶醉,想要再次在梅花的陪伴下沉醉其中的心情。

赏析:《拟古五首》通过描绘江南秋冬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对重阳节的喜庆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诗人以酒宴和梅花作为情感的寄托,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季节的变化和人情的喜庆,给人以愉悦和温馨的感受。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群动入夜息,我归亦安眠。脱我身上衣,援枕体晏然。朝日常营营,有生不可闻。羲和戢其光。幸此须臾间。人生一世中,大小无百年。胡为不自暇,长抱勤苦叹。才者勇设施,诞者夸势权。彼有驱其心,欲休谅无缘。我本与世疏,少慵老成顽。何为不引去,坎坷行所难。

颇怪秋频雨,兼疑暑顿凉。岁方祈有駜,梦岂误无羊。敢与朝廷议,唯观宇宙康。由来夸上瑞,不必颂芝房。

秋桂荷君亲拍赠,倾盘高插傍胡床。儿童谩自温金鸭,三日炉金不敢香。

庭中繁树乍含芳,红锦重重翦作囊。还合炎蒸留烁景,题来渭得好篇章。

西来三十六将军。业业孤城势欲焚。细柳不逢豪杰主,当时已验口从文。

绛守园池天下夸,绍述有记词聱牙。苍官青土左右树,神君仙人高下花。远水依然尚钩带,旧门想已无靴檛。自怜俗状不能到,此去羡君专宴衙。

晓日兮花飞,晚风兮柳嘶。异趣兮同乐,之二蟲兮何如。

四月维夏,兆于重篱。帝执其衡,物无厉疵。于皇帝功,思乐旨酒。奠爵既成,垂福则有。

听彻山鸡唤雨声,东风未肯放新晴。行人莫叹泥涂苦,且幸田家得水耕。

兰馨岂亦竞春狂,不为无人废不芳。长使幽居在空谷,也胜半额趁时妆。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雨湿中秋节,重阳始得晴。菊花荣辱重,萍梗去留轻。诗卷抄无尽,乡书写未成。鲈鱼如钓得,分我一杯羹。

梦罢更开户,寒泉声隔云。共谁寻最远,独自坐偏闻。岩际和风滴,溪中泛月分。岂知当此夜,流念到江濆。

淡黄衫子浓妆了。步缕金鞋小。爱来书幌绿窗前,半和娇笑。谢家姊妹,诗名空杳。何曾机巧。争如奴道,春来情思,乱如芳草。

谁语恓惶客,偏承顾盼私。应逾骨肉分,敢忘死生期。山县唯荒垒,云屯尽老师。庖人宁自代,食檗谬相推。黄绶名空罢,青春鬓又衰。还来扫门处,犹未报恩时。独立花飞满,无言月下迟。不知丞相意,更欲遣何之。

掩涕愁相向,风凄日满篱。旧交无一在,哭子有馀悲。暗竹扃书牖,孤灯上蕙帷。寡妻惟抱子,具说病来时。

世事纷更局面棋,滔滔逝水只东之。几堆顽石鬼神护,一节高风今古奇。司马岂能无战垒,卧龙祗合在筹帷。将星一落空遗恨,费尽诗人几许诗。

一方灵迹两峰间,左右芒山与砀山。胜地昔曾钟王气,高僧谁此掩禅关。翚飞巍殿烟瓴碧,翠削层崖苔藓斑。千古英雄无处问,岭头依旧白云闲。

老兵中变意差池,仓卒呼来朽索危。若使阿婆真一吼,目生随后悔何追。

断岸留孤棹,层台耸近城。雁传他邑信,鸥背去年盟。岁片雪多思,一枝梅有情。何人在楼上,吹笛暮寒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