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田桥驿枕上口占

屋敝漏疎星,魂清梦转惊。
蛙鸣千百辈,鸟语两三声。
意气浑干斗。
尘劳未解缨。
平生四方志,安肯效蝇营。

作品评述

《宿田桥驿枕上口占》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屋破漏的缝隙中透出星光,
心灵纯净,梦境却不安宁。
蛙声连绵无休止,
鸟语偶尔几声鸣。
斗志昂扬,努力奋斗,
尘埃的劳累尚未解脱。
平生志向四方,
怎能效仿苍蝇的轻佻行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田桥驿过夜时的情景和他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描述了屋子破旧而漏风的情景,暗示着作者所处环境的贫困和艰辛。然而,尽管生活困顿,作者的内心却依然纯净清明,梦境却时常扰动他的心神,显示出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的向往。蛙声和鸟语营造出夜晚的宁静与活力,与作者内心的冲突形成鲜明对比。诗中表达了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他不愿效仿那些轻浮无聊、没有志向的人,而是希望能够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事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通过描绘屋子的破旧和漏风,作者反衬出自己内心的纯净和理想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蛙声和鸟语,与作者内心的挣扎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坚定意志和不屈精神。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追求真正志向和有意义事业的决心,呼应了诗的开头,强调了作者与那些轻浮无聊、没有追求的人的区别。整首诗词在简洁明了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理想和高尚品德的精神。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男子升沉自有诗,莫轻感慨叹稽迟。古来常患才难得,道在宁忧世不知。会际亨嘉膺昼接,且接粗粝疗朝饥。他年富贵君何虑,造物于人岂有私。

经纶一札急农功,骏发公私四海同。妇馌尚存豳国俗,耦耕不间楚乡风。乌犍纷乱烟云裹,布谷焦劳风雨中。陇中辍耕相贺处,年来隳突绝西东。

一楼波外许抠衣,适野宁关吾道非。春水方生宜欲去,青天难上苦思归。耽吟应惜牛髭断,行酒何求食肉飞。着处行窝且安隐,传经心事本相违。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座中豪客洛阳才,醉舞春风拂袖来。明日却寻歌管地,中庭空有折残梅。

碧鸡古名坊,奔腾车马尘。那知小洞天,清绝欲无邻。一室对林樾,四时禽语新。焚香读周易,意得气自伸。明月落杯酒,冷风弄衣巾。寄言朝市客,声利恐汙人。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自笑从来癖,诗书满屋藏。不充饥鼠喙,即抱蠹鱼肠。插架牙签整,开编竹简香。他年林下去,谁与记山房。

名与牡丹联谱,南珍独比江瑶。闽山入贡冠前朝。露叶风枝袅袅。香玉满苞仙液,绉红圆戚鲛绡。华清宫殿蜀山遥。一骑红尘失笑。

远从溧里上潼川,渚宿岩栖约半年。老子情怀原不浅,扁舟风景浩无边。故乡兵后几人在,明月秋中何处圆。母氏悬悬兄弟望,顺流及早理归船。

连峰出云云半开,奔渠卷雪响春雷。云中屈曲明如玉,都是天池顶泻来。

生民之朔,衣皮而群。惟圣有作,被冒以文。礼乐以成,贵贱以分。欲报之德,金石谐均。

雨後蟆颐山色开,玻璃江清已可杯。绿荷红芰香四合,又入芙蓉城里来。

来车去马拜纷纷,岁岁年年不惮烦。拜得老人山上去,一番儿女各当门。

良辰乐事两相关,不可不求今日闲。有酒能赊堪荐菊,无灾可避自登山。心怀屈贾千年上,身在潇湘八景间。好向樽前开笑口,人生枉自作愁颜。

莫言地近嶲昆明,刺史题书笔不停。解道澄江净如练,空蒙山水是昭亭。

鹏翅蹋于斯,明君知不知。域中诗价大,荒外土坟卑。瘴雨无时滴,蛮风有穴吹。唯应李太白,魂魄往来疲。

英雄不可测,屈伸随其时。以彼英雄人,亦俟英雄知。白龙为鱼服,群鱼反见嗤。君昔处东海,浮沉人不言。翩翩游帝京,宾从多华轩。五侯奉下风,七贵皆扫门。黄金白玉璧,赠者不为恩。璧以前为寿,金以置酒樽。

青桑柳暗山前路,麦脚含滋一锄雨。阳林桃是旧家春,冷眼灵云合头语。

初闻如自解,及见胜初闻。两鬓堆残雪,一身披断云。道应齐古佛,高不揖吾君。稽首清凉月,萧然万象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