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余。
还従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
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
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

作品评述

诗词:《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我识南屏金鲫鱼,
重来拊槛散斋余。
还従旧社得心印,
似省前生觅手书。

葑合平湖久芜漫,
人经丰岁尚凋疏。
谁怜寂寞高常侍,
老去狂歌忆孟诸。

中文译文:
我认识南屏金鲫鱼,
重回来轻轻拍打栏杆,
再次从过去的社交圈子中找到心灵的印记,
仿佛省悟了前世寻觅手写之书。

菱荇相合的平静湖水已久被草花覆盖,
人们历经了丰收的岁月仍然凋零稀疏。
谁会怜惜寂寞的高级官员,
年老时回想起狂歌与孟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复游西湖时写的,表达了他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苏轼重回西湖的场景,他再次来到这里,轻轻拍打栏杆,散步在斋房的余地。这里提到的南屏金鲫鱼是指南屏山下的金鲫鱼池,苏轼对这里的景色非常熟悉。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他再次来到这里,与过去的社交圈子相聚,重新找到了心灵的印记。这里的"心印"可以理解为苏轼在这里找到了心灵共鸣和情感的触动,似乎领悟到了以往生命的意义和目标。"省悟前生觅手书"表达了他渴望寻找前世的记忆、读懂生命的轨迹。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西湖的景色和人事的变迁。湖水被芦苇和水草覆盖,形成了芜漫的景象。人们经历了繁华的岁月,但依然无法抵挡岁月带来的凋零和稀疏。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忧虑。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自己的寂寞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高常侍"指的是苏轼自己曾担任的官职,而"孟诸"则是指孟州,苏轼在孟州任职时的情景和友人。这里他感叹自己年老时的寂寞和对过去的怀念,通过"狂歌"表达了他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对往事的追忆。

整首诗以苏轼游览西湖的经历为脉络,通过对自然景色、人事变迁和个人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化的思考和感慨,同时抒发了对过去岁月和友人的怀念之情。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西湖的深情和对生命的思考,让读者在诗意中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蘋.东风又染一年绿,楚客更伤千里春。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舞腰渐重烟光老,散作飞绵惹翠裀.

西湖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谿滑渡舟难。

西湖

夜半瑶宫上会开,龙车声轧凤飞来。演穷灵宝玄元法,大梵天仙带月回。

西湖

江南妇,何辛苦!田家淡泊时将暮,敝衣零落面如土。馌彼南亩随夫郎,夜间织麻不上床。织麻成布抵官税,力田得米归官仓。官输未了忧枵腹,门外又催私债促。大家揭贴出陈帐,生谷十年还未足。长儿五岁方离手,小女三周未能走。社长呼名散户田,下季官盐添两口。舅姑老病毛骨枯,

西湖

青莲如华盖,明珠朝露鲜。风来荷盖侧,珠亦不成圆。

西湖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西湖

冷凝寒极雪漫漫,天下无人知袁安。起来门前问梅竹,吾友可以话岁寒。岁寒心肠似铁石,不与万木同摧残。有时醉中画梅竹,沤钧只在掌握间。人生莫与天争巧,上帝一见开笑颜。八极俗物不足道,千年陈人无可观。谁人奈得此雪过,春风去后终须还。千红万紫争烂熳,梅竹携手隐空山。

西湖

别离改月,便恹恹成病。镇日相思梦难醒。唤连船渡口,晚饭芦中,相见了不用药炉丹鼎。双银莲叶盏,满贮椒花,同向灯前醉司命。昵枕未三更,兰夜如年,奈犹憾乱鸦初景。起折赠黄梅镜奁边,但流睇无言,断魂谁省。

西湖

深山风雨几百秋,直干云汉大蔽牛。轮囷离奇不尺度,一旦出应天家搜。山摧浪压斧斤下,横亘十亩眠苍虬。白头地主坐叹息,物囿於数吾何尤。为言此殆有天幸,如拔莘渭归商周。栋梁未央坐万乘,柱石明堂朝诸侯。老翁闻语囅然起致祝,切莫去作昭阳梳洗楼。

西湖

说是说非无了时,到头谁免堕危机。满林春鸟高低语,终日不闻人是非。

西湖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鹂黄好鸟摇深树,细白佳人著紫罗。军旅阅诗裁不得,可怜风景遣如何。

西湖

小园聊日涉,鸥鸟共忘机。笋长畦丁喜,春余菜甲稀。幽花禁雾雨,翠筿澹风漪。步屧横塘路,游鱼觉昨非。

西湖

飞花看六出,俄出腊中来。解验人情喜,始知天意回。夜阑窗愈白,晚冻日难开。麦熟何时节,饥民正可哀。

西湖

急雨凄风未肯归,三川烟树远凄迷。泻山涨潦千霆怒,到地重云万幕低。扰扰泥涂同野鹜,萧萧昏晓听邻鸡。为君一借扶摇便,静扫平郊散马蹄。

西湖

久饮建业水,尔来归梦频。思归未得归,不堪送归人。君来朱明初,倏忽佩萸辰。较史惜炎晷,剖疑扫余尘。考索资发蒙,补缀惬知新。休文称益友,卯金亦忠臣。斯文既辍笔,离席何遽陈。游子恋故乡,仳离多苦辛。客囊但市书,腹笥宁疗贫。放归必有期,开径希日亲。

西湖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

西湖

稚子山妻伴老翁,重阳寻遍菊花丛。明年把酒知何处,却忆高亭是梦中。

西湖

绝代佳人淑且真。雪为肌骨月为神。烛前花底不胜春。倚竹袖长寒卷翠,凌波袜小暗生尘。十分京洛旧家人。

西湖

我来春已晏,道樾半清阴。崖暗石蹲虎,林明花散金。

西湖

莫笑青衫霜叶枯,六年不改旧称呼。人间书疏非吾事,菜缕春盘何处无。

西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