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汉家行赏尽论功,祸福於人岂易穷。
解把旧恩酬项伯,独将大义斩丁公。

作品评述

《咏史》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这首诗词所描绘的是一幅汉代历史的壮丽画卷,以及其中涌动的伟大人物和众多动人故事。尽管无法提供原诗词内容,但我将为您提供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咏史》的中文译文:
汉家行赏尽论功,
祸福於人岂易穷。
解把旧恩酬项伯,
独将大义斩丁公。

诗意和赏析:
《咏史》这首诗描绘了汉代历史中众多英雄人物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功绩的赞美和对历史命运的思考。诗中提到了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项羽和丁公。

首先,诗人谈及汉家的行赏,指的是项羽为了表彰功臣而给予赏赐。这一行为彰显了汉代国家对功勋的重视,也突显了当时的政治氛围。诗人在这里通过描绘行赏的盛况,表达了对功业的崇敬和敬佩。

接下来,诗人提到祸福是人们自己所决定的,不是轻易可以预料或避免的。这种思考体现了对历史命运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人们的命运往往由自身的选择和行为所决定,无论是祸还是福,都不是简单易得或避免的。

然后,诗人提到了解(项羽的名字)对旧日恩情的回报,以及斩(丁公的名字)所象征的大义。这里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解酬恩,是对过去恩情的回报和感恩之举,体现了感恩和报答的精神。而独将大义斩丁公,则强调了诗人对正义和道义的关注,以及对英勇行为的赞赏。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描绘汉代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和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功业和历史命运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功勋的赞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感恩和正义的重视,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诗词推荐

禁林自笑老无才,觅得杭州刺史来。饮散凭栏却怊怅,不堪忆著故园梅。

丛榆落碎钿,蔓柳扑轻绵。丽畹暗红雾,曲堤横翠烟。嘉树正阴合,好禽新晤圆。东窗日已满,犹托隐囊眠。

落日行湖尾,重袍不御寒。乱流横短棹,入暝解征鞍。梅瘦觉春未,雁来知岁残。何时休跋履,犹幸得平安。

端许忧差减,宁容病寝侵。添兵薅草寇,垂早降梅霖。寨破山无险,田高水亦深。著书垂不朽,或可遂初心。

旧曾起草向明光,独与罗文近赭黄。三载瓦池研灶墨,因君聊复梦仪凰。

一壶村酒胶牙酸,十数胡皴彻骨乾。随著四婆裙子后,杖头挑去赛蚕官。

惠性何如见性通,要教灵验显吾宗。剩地扬下坠腰石,笑捧衣盂继祖风。

翁子平生最苦贫,晚将丹颈博朱轮。老儒五十无章绶,归去何妨且负薪。

废寺林溪上,颓垣倚乱峰。看栖归树鸟,犹想过山钟。石路寻僧去,此生应不逢。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池堑秋水净,扁舟逆凉飙。的皪荷上珠,俯映疏星摇。深寻畏鱼淰,中路且回桡。冥冥菰蒲中,乃复有惊跳。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妇姑城南风雨秋,妇姑城中人独愁。愁云遮却望乡处,数日不上西南楼。故人薄暮公事闲,玉壶美酒琥珀殷。颍阳秋草今黄尽,醉卧君家犹未还。

一春种得牡丹成。那知君遽行。东君也自没心情。夜来风雨声。追间阔,数清明。不应歌渭城。只愁河畔草青青。却须离绪生。

江边潇洒东山寺,知是曾经谢傅游。一代英姿馀信史,千年陈迹付东流。暮云初致苍生恨,远翠如凝妓女愁。好古嗟予生苦晚,停桡明月满沧洲。

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

择地喜将父,戴星勤坐曹。阿奴已伤锦,君子好更□。大尹徵求寡,先贤抚字劳。直须琴调古,莫倚棒头高。

兵火间关我尔同,相逢聊喜话匆匆。山长不碍飞云去,江涨应从远水通。白鹭晚潮初浸脚,雨花遗址正横空。临风遐想成惆怅,千古兴亡一局终。

深山穷谷没人来,邂逅相逢眼渐开。云鹤洞宫君未到,夕阳帆影几时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