蜑户

天公分付水生涯,从小教他蹈浪花。
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
夜来春涨吞沙觜,急遣儿童斸荻芽。
自笑平生老行路,银山堆里正浮家。

作品评述

《蜑户》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苦渔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艰辛生活的坚持和乐观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公分付水生涯,从小教他蹈浪花。
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
夜来春涨吞沙觜,急遣儿童斸荻芽。
自笑平生老行路,银山堆里正浮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贫苦渔民的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艰辛生活的理解和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天公分付水生涯”,意味着渔民的命运由天公决定,他们从小就被教导如何应对汹涌的浪花,这展示了他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顺从。

其次,诗中提到“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表达了渔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以煮蟹为主食,而不是认识大米;用捕捉的蕉叶作为衣物,而不需要纱布。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他们对物质的节俭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渔民在夜晚面对涨潮时的情景。他们急忙派遣儿童去割荻芽,以防止洪水的侵袭。这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紧迫感和对家庭的责任。

最后两句“自笑平生老行路,银山堆里正浮家”,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艰辛生活的自嘲和乐观态度。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们仍然能够笑对人生,坚持前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贫苦渔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坚持和乐观态度的赞美。它展示了渔民们朴素而坚韧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自然和家庭的关怀。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向来高楼月,人境居第一。天福不得再,天意亦叵测。浊河幸一澄,威凤乃屡出。过日惜清玩,草具成胜集。共咏昔年诗,仍是昔年客。酒阑感存没,悲约会异今昔。怀我盘谷翁,蕊宫此何夕。仰瞻云汉章,正恐翁手缉。蹑云侍琅舆,颇恨无此骨。拭泪罢清酌,览镜有华发。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大道要为天下公,割吾所爱以归侬。北窗不在西湖上,惊见飞来湖上峰。

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

长恨诗人挽不来,东风无赖又帆开。城南城北佳山水,多少甘棠手自栽。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小年踯躅随群队,长大悲伤怕物华。爇罢天香天影室,不行人事便归家。

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

往时参大政,诸老扈先朝。合执调元柄,犹乘问俗轺。登良爰改纪,肃政各迁乔。明甚奎文揭,坚能泰岳摇。吴山悬夜月,浙水喷秋潮。荐拔皆奇士,寅恭尽选僚。重名三翮鼎,古韵九成韶。混合氛祲定,因循习尚骄。不扶儒学起,焉革庶风浇。周继言堪考,殷因世未遥。西湖旧精舍,南渡

胡风吹雁翼,远别无人乡。君近雁来处,几回断君肠。昔奉千日书,抚心怨星霜。无书又千日,世路重茫茫。燕国有佳丽,蛾眉富春光。自然君归晚,花落君空堂。君其若不然,岁晚双鸳鸯。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燕歌易水怨,剑舞

学士声先压并游,词源浩荡浸昆丘。九重紫殿三题就,万里青云数刻收。天子临轩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优。翰林试笔寻挥写,册府譌文倏校雠。京邑纷华非所好,乡邦偃宴得其求。始看别酒倾同舍,早听欢谣载两州。严诏飞来批凤尾,近班归去立螭头。一年父老漫留寇,四世公台将至彪。

春风吹琅玕,夏长苍龙孙。未见拂云梢,已引鞭骥根。包藏霜雪姿,隐忍苔藓痕。其傍茁小草,同出东帝恩,恩深草先高,抱箨殊未掀。岁寒两何如,一笑凝诗魂。

罗襦子本官同生,故把玄谈乱浊清。粉面青蝇麾不去,到头白黑自分明。

绿发童颜羽服轻,天台王屋几经行。云程去速因风起,酒债还迟待药成。房闭十洲烟浪阔,箓开三洞鬼神惊。他年华表重归日,却恐桑田已变更。

一夏三个月,已过两个月。子细好生观,只余一个月。说与林下人,莫空度岁月。

已过西成赛庙期,家家下麦不容迟。夕阳遍野人归後,秋水生滩鹭集时。灵药不治怀抱恶,好诗空益鬓毛衰。从来未识苏司业,愁绝西风满酒旗。

金刀闪冷光,一剃一清凉。未免随朝夕,依前长雪霜。夏林欹石腻,春涧水泉香。向老凋疏尽,寒天不出房。

平明南出笮桥门,走马归来趁未昏。渐老更知闲有味,一冬强半在梅村。本为梅花判痛饮,却嗅梅香消宿酲。日欲落时始上马,青羊宫前闻发更。

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有人时得见,无路可相寻。夜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唯应采灵药,更不别营心。

夕风轻颺一池香,遥为荷花泛短航。俗子几曾贪韵胜,閒人赢和放清狂。幽栖野鹤林松黑,乱扑流萤水叶凉。会取渭川当日意,不钭终老俟周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