蜑户

天公分付水生涯,从小教他蹈浪花。
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
夜来春涨吞沙觜,急遣儿童斸荻芽。
自笑平生老行路,银山堆里正浮家。

作品评述

《蜑户》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苦渔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艰辛生活的坚持和乐观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公分付水生涯,从小教他蹈浪花。
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
夜来春涨吞沙觜,急遣儿童斸荻芽。
自笑平生老行路,银山堆里正浮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贫苦渔民的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艰辛生活的理解和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天公分付水生涯”,意味着渔民的命运由天公决定,他们从小就被教导如何应对汹涌的浪花,这展示了他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顺从。

其次,诗中提到“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表达了渔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以煮蟹为主食,而不是认识大米;用捕捉的蕉叶作为衣物,而不需要纱布。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他们对物质的节俭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渔民在夜晚面对涨潮时的情景。他们急忙派遣儿童去割荻芽,以防止洪水的侵袭。这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紧迫感和对家庭的责任。

最后两句“自笑平生老行路,银山堆里正浮家”,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艰辛生活的自嘲和乐观态度。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们仍然能够笑对人生,坚持前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贫苦渔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坚持和乐观态度的赞美。它展示了渔民们朴素而坚韧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自然和家庭的关怀。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约客探名胜,停辀得所欣。山寒多作雨,洞古不收云。夜宿听鸣鹿,晨斋饤野芹。黄冠尤喜事,添注石炉熏。

梅黄收宿雨,山绿呈层巅。高轩荫修竹,朱槛俯流泉。雅致轶天外,俗物无眼前。笑人声利场,蛾眉竞争妍。半生政坐拙,州县空回旋。自视甘寂寞,何心慕华鲜。南坡吾菟裘,杖履有厚缘。暇日领佳客,颇办沽酒钱。愧无丝与竹,后堂欠彭宣。何以侑谈笑,赖有兹山川。送鸿烦远目,落雁

未抵如来智,通明成大慧。用处不换机,隐显头头是。

九星台下煎茶别,五老峰头觅寺居。作得新诗旋相寄,人来请莫达空书。

见诵甘泉赋,心期折桂归。凤雏皆五色,鸿渐又双飞。别思看衰柳,秋风动客衣。明朝问礼处,暂觉雁行稀。

独荐因公道,孤寒去若何,遥装行李少,近事祖筵多。小雪飘嵩岳,微冰结汴河。归来乘驷马,林下愿重过。

平原池阁在谁家,双塔丛台野菊花。零落故宫无入路,西来涧水绕城斜。

脑脂侵眼耐昏眵,诗卷犹便小字题。浪信奇方须损读,即今刮膜胜金篦。

天色熔成水,蟾光链出银。碧香三酌半,玉笛一声新。小婉还清壮,多欢忽苦辛。何人传此曲,此曲怨何人。

尘土满城黑,出城双眼宽。山川秋意恶,风雨晚潮寒。物象飒以变,泥污不可蟠。英豪重节概,儿女感衰残。霜老琱弓劲,风焦画鼓乾。蛟螭正无赖,好掷六鳌竿。

斜景下天末,烟霏酣夕红。余晖染江色,潋灩琥珀浓。我从落日西,忽到大江东。回首旧游处,曛黄锦城中。药市并乐事,歌楼沸晴空。故人十二阑,岂复念此翁

檐雨滴更残,思君安未安。湘川闻不远,道路去寻难。吟鬓霜应蚀,禅衣雪渐寒。倚松因独立,一鸟下江干。

玉炉百和发虔心,信香一炷,氤氲缭绕。来往盘旋,结成华盖。报天地恩覆载。报日月照临之德。报国王水土,丰荣快乐,报父母恩怜爱。上谢祖师圣教,丹阳师父传派。红尘普度,全真大教,丘王长在。太古居宁海。共三人暗合法界。愿皇王万岁,千秋臣宰。请门人拜。南狱一首,俱未注

才出胞胎便逸群,周行七步独称尊。当时若见云门老,不到如今累子孙。

天下太平今有象,宫中行乐但迎新。万年枝上看春色,三素云中望玉宸。

鬼气苍黄棘叶红,昔时人血此时风。相怜极目无疆地,曾落将军一阵中。

秦关老月几亏盈,长照诗人白发明。一死一生沤起灭,未应於此见交情。

朱阑六曲旧池台,甲帐珠帘已劫灰。旧鬼烦冤新鬼哭,前人遗怨后人哀。谁将天地为棺椁,忍见英雄化草莱。惆怅故园犹未返,野花无主为谁开。

两鬓萧萧华发生,欲寻江上白鸥盟。皇恩却许陪鹓鹭,重听景阳钟鼓声。

晓色未分明,敲动月边鼍鼓。卯酒一杯径醉,又别君南浦。春江如席照晴空,大舶夹双橹。肠断斜阳渡口,正落红如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