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诗

闲花乱草春春有,秋鸿社燕年年归。
青天露下麦苗湿,古道月寒人迹稀。

作品评述

《梦中诗》是宋代文学家许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素材,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梦中的诗
闲置的花草春天常在,
秋天归来的大雁往年相似。
露水滋润着苗稻,
古老的道路上月光寒凉,
人们疏离稀少。

这首诗描述了四个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和意象:
第一句“闲花乱草春春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永恒的渴望。无论什么季节,花草都在成长盛开,春天的气息常在。这句话可能有另外一个层面的含义,即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闲散的生活状态的感叹。

第二句“秋鸿社燕年年归”,描绘了每年秋天大雁南飞的场景。大雁是秋天的代表性动物,也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诗中使用了“社燕”的意象,社燕指的是在社稷祭祀时集会的燕子,传统上代表了安宁和繁荣,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第三句“青天露下麦苗湿”,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清晨的田野景象。露水滋润着麦苗,营造出一幅清新宜人的田园景象。

最后一句“古道月寒人迹稀”,表达了人事已非和岁月的无情。古道上的人迹稀少,寒凉的月光下更显幽寂,反映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思考。这首诗富有意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和洞察力。同时,诗中的意象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情绪和思考,喻示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无常和不可逆转。整首诗具有深远的哲理和感慨,堪称一首佳作。

诗词推荐

一树笼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

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斂。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

有意西游万玉峰,往来何可太匆匆。知心能几片云外,回首应多明月中。争供粟泥怀太白,终留梨实待兴公。从今若枉诗相问,我住丹霞水竹丛。

渔翁今度笭箵富,正是桃花水腻时。网得文鳞如墨锦,贯来杨柳是金丝。

右军学业隐林丘,世隔年馀景尚幽。苔锁一泓残墨沼,云遮三级旧书楼。欣逢羽客开金阕,快睹仙童侍玉旒。自怪今朝脱凡骨,飞身得向洞天游。

游子惊车破,农人念稼伤。

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我家庐山下,绿竹常阴阴。春雷迸狂箨,万点群玉簪。别来经岁时,肌肉尘土侵。欻见此图面,醒然豁烦襟。方幅藏万里,环以青山岑。旁飞清泠泉,下有萧洒林。恍惚如梦到,杖筇听幽禽。欲投环堵室,浩渺忽难寻。人生谅自苦,一官泳蹄涔。摇尾争光华,岂知沧海深。虞卿炫白璧,季子

秋风索索连江起,暮过烟波十余里。长芦瘦竹映渔家,灯火渺茫寒照水。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萧然一丛竹,何当举似人。不可妄认此,青青为法身。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忆昔韩退之,南征过吾州。持觞看叉鱼,妙句落芳洲。

雨后千山净,炊烟处处新。世情殊不足,风俗岂能淳?老棘余生意,槁花空悟春。相逢非古意,在我着乌巾。

三杯暖寒酒,一榻竹亭前。为爱梅花月,终宵不肯眠。

赤县山河在,黄龙沙塞长。只忧胡部落,不着舜衣裳。骠骑年年没,单于世世强。仆姑寒射月,觱篥夜含霜。宝毂犹深入,金槊或转伤。前车未为远,神武有英皇。

剪蜡缀寒条,标韵自然奇绝。不待陇头春信,喜一枝先折。寿阳妆鉴晓初开,残柍若飞雪。何似嫩黄新蕊,映眉心娇月。

卓尔群机赴,陶然万象沈。湖天浮水远,岸石浸云深。雨霁月华透,风摇山影侵。灵然超八达,廓彻妙明心。

万里沈黎徼,民夷杂戌屯。金钱宽两税,水泽润千门。肃肃猩鼯静,潭潭壁壘尊。远猷嗟未究,萧瑟定安原。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度溪犹忆处,寻洞不知名。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扣钟鸣天鼓,烧香厌地精。倘遇浮丘鹤,飘飖凌太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