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梁石头城

柳碧桑黄破国春,残阳微雨望归人。
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
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
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频。

作品评述

《春望梁石头城》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碧桑黄破国春,
残阳微雨望归人。
江山不改兴亡地,
冠盖自为前后尘。
帆势挂风轻若翅,
浪声吹岸叠如鳞。
六朝无限悲愁事,
欲下荒城回首频。

诗意:
诗人通过描写梁石头城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所描述的景色以及城市的破败象征着国家的衰败,而被残阳和微雨所映照的行人归乡的景象,则暗示着人们对家园的向往和憧憬。即使经历了兴亡和变迁,江山并没有改变,帝王的冠盖也只是前后兴亡的尘埃。帆船轻盈地挂满风帆,浪声在岸边叠成鳞片,勾勒出兴盛时期的繁华景象。然而,六朝的辉煌已成为一段悲愁的历史,诗人回首望向那座荒凉的城市,倍感伤慨。

赏析:
《春望梁石头城》通过描绘景物和反思历史,展示了时光流逝,国家兴衰的主题。诗人以冷静的视野,通过对梁石头城的描绘,寄托了对祖国的思念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柳碧桑黄、残阳微雨、帆势挂风等,使诗歌更富有生动的表现力。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深深的情感和对国家兴衰的痛感。

整首诗以“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为中心,表明了梁石头城的衰败只是历史变迁中的一个细枝末节,而真正重要的是那个背后的国家兴亡。诗歌也让人联想到了自己的故乡和过去,引发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世事的感慨。

这首诗虽然篇幅较短,但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唤起了读者对历史命运和兴衰变迁的思考。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折射出对国家命运的思虑,表达了自己对繁华已逝的六朝的无限悲伤。整个诗篇在简洁中蕴含深情,寓意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颠。回指归去睡,相将入翠因。

牧童真可乐,摘草吹画角。撒手抚牛身,鼻孔难措索。

侍宴乐游游赏惯。今兹吊影难呼伴。欲上望乡台复倦。愁满眼。琵琶莫写昭君怨。满目平芜无足玩。南冠未税徒增叹。万里庭闱安否断。形魄散。此身何暇穷游观。

传闻载酒西郊晓,迎候前旌拥老农。贤守承宣先劝课,太平风俗见声容。官堤烟树纡红缬,沙岸风蒲袅紫茸。想憩凝香倒囊锦,银钩侧理叠千重。

梦觉无两壮子,是非只一东坡。颜渊箪食为乐,启期带索行歌。鲁侯不遇天也,伯寮其如命何。世事如棋新局,人生落叶辞柯。何处觅蓝采和。且服单方妙药,般若波罗蜜多。

突兀毬场锦绣峰,游人士女拥千重。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企仰仙岩岁已深,此行一见即知音。水帘不卷非朝夕,芝石长生到古□。孤鹤来迎疑识面,片云飞去出无□。相逢总是旌阳侣,唤起先生问剑□。

一镜寒光定,微风吹不波。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

二月犹塞水有雷,江梅缠谢小桃开。宫娥不放珠帘下,待得东风送燕来。

青舸锦帆开,浮天接上台。晚莺和玉笛,春浪动金罍。舟楫方朝海,鲸鲵自曝腮。应怜似萍者,空逐榜人回。

梨乃北方来,东阳有遗种。开花如雪洁,结实论斤重。似闻风霜来,採摘不旋踵。肤莹玉在手,剖之醴泉涌。甘凉宜解酲,席上贾余勇。甚美非耐久,糜溃失前宠。长安疑父祖,压沙岂伯仲。时方禁苞苴,林下喜得共。老人齿颊寒,食指难为动。邻墙有酒仙,双苞可持送。

患难余生二十年,一身孤苦百忧缠。文章昔谓古可到,踪迹今为人所怜。憔悴形容勋业镜,归依空寂祖师禅。不孤虽有山公在,恐逐龙舒下九泉。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误入杏花尘,晴江一看春。菰蒲虽似越,骨肉且非秦。曲岸藏翘鹭,垂杨拂跃鳞。徒怜汀草色,未是醉眠人。

人生嚣尘中,几若驹过隙。安得坐此山,枕流复漱石。

虽贫常晏如,兀兀坐山舍。案有麻衣易,门无俗士驾。虞人不从招,尼父亦待贾。狗苟复蝇营,此事吾不暇。

木落霜清秋色霁。菊苞渐吐金英碎。佳节不随东去水。谁得会。黄花开日重阳至。三径旧栽烟水外。故园凝望空流泪。香色向人如有意。挼落蕊。金尊满满从教醉。

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西游万里亦何为,欲就骚人乞弃遗。到此宛然诗不进,始知才分有穷时。

漫漫复凄凄,黄沙暮渐迷。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