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区大相的《南行感怀四十首(其十五)》
拼音和注音
lǚ pí zhōng guó lì , měi suì shì xiōng n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匈奴: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与第4、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据中国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
中国:1.华夏族、汉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华”含义相同。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国力:(名)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具有的实力:增强~|~雄厚。
区大相
不详
原诗
屡疲中国力,每岁事匈奴。
贡市名虽美,金绘实岂殊。
胡儿披锦绣,汉厩得龙驹。
近道边防撤,渝盟亦可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