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殿丞通判处州

拜官将近亲,不畏千里险。
泝流上赣水,石乱波惊颭。
舟人素已谙,曲折就回闪。
岂虞失便利,倚惯忧亦掩。
昔余从平流,悸梦尚成魇。
今逢子方去,青{左纟右乍}丝新染。
沙头有堠吏,惴立板方敛。
鸿雁正来翔,竞看朱服俨。

作品评述

《送李殿丞通判处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近亲拜官,不畏千里险。
顺流而上赣水,石头乱波惊颭。
舟人早已熟悉,曲折地回避。
何必担心失去便利,依旧忧虑也会掩盖。
曾经我从平流而来,梦魇仍然让我心悸。
如今遇到子方即将离去,青丝刚染成新颜色。
沙头有官吏在等待,惴惴不安地立在板前。
鸿雁正在飞翔,争相观看朱服的威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将要离别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将近亲拜官的旅程,表达了他对即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勇敢态度。他描述了舟行赣水的情景,以及舟人熟练地驾驶船只避开石头的技巧。诗人表达了对失去便利的不担心和对忧虑的掩盖。他回忆起自己从平流而来的经历,仍然感到心悸。最后,诗人描述了沙头上等待的官吏和飞翔的鸿雁,展示了离别时的深情和庄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感受和情感。诗人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对比,突出了离别的悲壮和庄重。他通过描写舟行赣水的情景,表达了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定。诗人的回忆和感慨,使整首诗词更具情感共鸣。最后,诗人通过描绘等待的官吏和飞翔的鸿雁,展示了离别时的深情和庄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了离别时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十年弓剑为谁苦,万里山河不自由。

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

不是新人不肯来,天教老子小徘徊。坐看桃李缤纷落,等得酴醾烂熳开。

高僧俗纵目,桥上建横亭。野水茫茫白,群山点点青。客帆风送叶,渔火夜遗星,看尽朝昏景。天涯一画屏。

小谢曾临郡,山应自识诗。空余春草梦,无复敬亭碑。暝色如相觅,秋云不受吹。买鱼寻宿处,烟水有茅茨。

处和昔牧罗浮郡,不载南州一物还。酝藉汝何惭小阮,空疏吾谬作梁山。步趋诸老先生后,遨兀斋郎太祝间。华发病翁无喜事,直须春榜一开颜。

奇怪诸禅德,文殊普贤,化作寒山拾得。头戴炙脂帽子,脚踏无底麻鞋。身著鹘臭布衫,腰南击断鞓腰带。手持拍板,口唱高歌。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华藏当时若见,每人痛与一顿何为如此,且教伊不敢制风掣颠,免使后人疑著。

自摩寒镜看头颅,短发萧萧不受梳。天地风霜吾辈老,江湖烟雨故人疏。道穷分命真如纸,世乱功名不要书。纵有黄金难铸错,一编残易伴犁锄。

昔日穷岗今竹溪,更生臣向复奚疑。此中安否渠能说,懒复作书聊寄诗。

五湖千里吞吴天,馆娃宫殿何悠然。银山铁垒挽不动,万丈夕阳如血鲜。野有固陋元不识,光芒夺眼眼无力。长安路远人不来,信道举头惟见日。煌煌火德千载期,赤帝之子张赤旗。岁寒水冷自可畏,岂必夏盾同冬衰。冯夷舞归惊且悦,幽壑沉沉忽金阙。媚川谩道水含珠,照水讵夸虹贯月。

叠叠云山供四顾。簿书忙里偷闲去。心远地偏陶令趣。登览处。清幽疑是斜川路。野蔌溪毛供饮具。此身甘被烟霞痼。兴尽碧云催日暮。招晚渡。遥遥一叶随鸥鹭。

潮来溅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海上两山元不动,更添此意画中传。

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

梦觉流苏寒栗冽,晓起方知末酿雪。松公变色失苍髯,竹士垂头摧直节。倚楼四望无红尘,疑是身居银汉津。千林一色皆玉树,不许梅花先得春。

入寺又逢曦未来,草荒庭院几生埃。黄华翠竹无人问,只得僧房一梦回。

疏影几黄错,明明野水滨。未风先信息,无雪更精神。一白见真色,万红随后尘。自来共下饮,肺腑尽生春。

山深不知暑,五月冷如冰。寂寞前朝寺,风流帝子能。田荒空野水,树老半枯藤。不尽怀人兴,钟楼日暮登。

芙蓉江上露凄凄,杨柳楼前月影低。燕入朱门藏不见,马过花巷忆还嘶。藕丝无力终愁断,萍叶随流不肯齐。信有银河千万里,人间隔断路东西。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宠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神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文公垂宪墨淋浪,鼎立龟山更道乡。家有一焉犹冠绝,宝兹三者见珍藏。来从叠嶂层峦里。置在光风霁月傍。收拾兵戎无一物,满船空载有归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