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梵山寺院奉呈趣上人赵中丞

渐欲休人事,僧房学闭关。
伴鱼浮水上,看鹤向林间。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闲。
月中随道友,夜夜坐空山。

作品评述

《大梵山寺院奉呈趣上人赵中丞》是唐代卢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渐欲休人事,僧房学闭关。
伴鱼浮水上,看鹤向林间。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闲。
月中随道友,夜夜坐空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上人(指僧人)在大梵山寺院中的宁静生活。诗人渐渐想要远离尘嚣,放下人世间的事务,进入僧房闭关修行。他在水面上看着伴随鱼儿的泛起的涟漪,观察着飞向林间的鹤鸟。寺院古老而宁静,秋天来临得早,夜晚更加静谧。在月光下,他与道友一起徜徉于寺院中,每晚都独自坐在空山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寺院中的景色和僧人的生活,表达了对宁静和超脱尘嚣的向往。诗人希望远离俗世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和修行的机会。他观察着自然界的变化,用寺院中的鱼和鹤作为象征,传达出安详与自由的意象。古老的寺院和茂密的松树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夜晚的静谧更加强调了这种宁静。在月光照耀下,诗人与道友共同探索内心的境界,坐在空山之间,进一步强调了超脱尘世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僧人在大梵山寺院中的生活,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追求的表达,传达出对宁静与超脱的向往。同时,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喧嚣与宁静、尘世与修行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主题的表达。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文人对于内心安宁和超脱世俗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禅意和哲理含义。

作者介绍

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人。大历初,数举进士不第。元载取其文以进,补阌乡尉,累迁监察御史,辄称疾去。坐与王缙善,久不调。建中初,为昭应令。浑瑊镇河中,辟元帅判官,累迁检校户部郎中。贞元中,舅韦渠牟表其才,驿召之,会卒。集十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日中转柁到河间,万里羁人强自宽。此夜此歌如此酒,长安月色好谁看。

莫将好语趁时名,宝唾联篇得我惊。酬唱蜂腰徒自苦,弃捐鹤膝太无情。故人何止十年别,上座曾同千里行。散策寻幽江上路,何时归践白鸥盟。

开轩城市如村落,人似往时陈太邱。暄景半窗行野马,雨寒疏竹上牵牛。平生江海心犹在,退食诗书吏罢休。□□□□□□力,必知耆旧想风流。

地僻林深客到稀,高舂未起闭柴扉。新松郁郁三千本,密竹萧萧一尺围。溪叟旋分菰米滑,山童新采蕨芽肥。因君更作长闲想,麟阁云台竟是非?

谁构遗亭莽苍中,萧萧深谷起悲风。五更璧月初沉海,万里银河欲泻空。江阔淮南连画騑,云开塞北见飞鸿。黍离不独周人恨,满目寒烟六代宫。

煮雪炉边夜坐痴,踏青驴上晓行迟。不知多少相思味,换得春来两鬓丝。

尧违天孽赖询谟,顿免洪波浸碧虚。海内生灵微伯禹,尽应随浪化为鱼。

绣衣柱史何昂藏,铁冠白笔横秋霜。三军论事多引纳,阶前虎士罗干将。虽无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钱少阳。眉如松雪齐四皓,调笑可以安储皇。君能礼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

前殿风传万岁声,九重歌管乐升平。欲知庆事丛元日,瑞气先从帝鼐生。

梅花先受东君知,一时开遍南北枝。吴姬持杯劝客醉,已恨赏花三日迟。主人惜花不惜酒,自摘一枝春在手。大开笑口问东风,金谷几人曾白首。

士穷见节义,木槁自芬芳。坐回万物春,赖此一点香。

岁事方虞旱,山行敢愿晴。雨花才若洒,冰霰忽如倾。孤役宁私己,群生足慰情。泉源滋久竭,陇亩动深耕。冷落三家住,凌兢独木横。暂从求束緼,还是问前征。冻雀成频坠,荒鸡误晓鸣。忆儿衣孰挽,怀弟艇犹撑。便可锄三径,因之治短檠。丰年今可必,与汝沃藜羹。

野桥秋水落,江阁暝烟微。白日又欲午,高人犹未归。青林依古塔,虚馆静柴扉。坐久思题字,翻怜柿叶稀。

上岭浑如鱼贯柳,下山恰似雁排空。

有口只饮酒,有眼只看书。看书知古今,治乱能愁予。不如一味饮,醉眼昏蘧蘧。

三阅春光一建瓴,依然归棹泊危亭。乌迎客子各头白,柳学故人俱眼青。曾是纵谭僵婢仆,又成豪饮卧罍瓶。明朝小话前溪别,分付溪风管醉醒。

小院疏枝衬日西,阶前俯首莫沉迷。碎红风里坚心守,衔绿檐头远景啼。踱步鞋痕师禀气,居身境界辟新蹊。古今代谢歌新韵,辩证思维好坏携。

园林尽摇落,冰雪独相宜。预报春消息,花中第一枝。

江边五色旗,分总期门士。惊砂杂雪飞,日暮孤城闭。寂寥良将风,谁识投醪意。

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夜凉风动竹,人静月当楼。浮世百年梦,他乡几度秋。店翁新酒熟,一醉更何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