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六首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

作品评述

《梅花六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断魂只有月明知,
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
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
妆罢深宫览镜时。
旧梦已随流水远,
山窗聊复伴题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他说自己的心灵只有月亮能够理解,而无尽的春愁则在一枝梅花上。诗人感叹自己的心情无法与他人共享,只能独自一笑。有时他会突然怀疑,是否有人正思念着他。诗人描述了夜晚在别院唱歌,烧灯照亮,以及在深宫妆罢后独自观赏镜中的自己。他说旧时的梦已经随着流水远去,只有山窗陪伴他写诗。

赏析: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梅花的孤傲和坚韧。诗人以梅花为借喻,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忧伤,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于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诗中的意象清新凄婉,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于梅花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孤独和思念的思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诗词推荐

万里草不生,三昧号无诤。梦游观玉境,毕竟是谁行。在处曼曼地,只道无两般。法门非出入,学者莫颟顸。

韩氏之宝轴,文献相续,蔚其盈屋。曷知夫高贤之何以见取,忠义之孰为并录。遗篇之若褚若柳,手笔之或雇或陆,想其锦绣在篚,玙璠韫椟,名迹争丽,荣光相属。既追怀古今之不朽,见嗜好酸鹹之可卜。是故诗者题品之攸寓,赞者歌咏之不足。即此帖之藏于宝真,殆所谓同工而异曲者兮

危岫戴宝塔,亭亭起虚空。金铎韵广乐,日夜锵天风。气真逼云汉,兴逸追鸾鸿。嘉有三禅子,超旷栖禅宫。相追不惮远,幽致惟我同。兴尽归一默,人逐归云东。平轩架绝壑,上与绝顶通。沧溟忽破碎,百川竞朝宗。斜阳无远近,山乱高低红。四表倏明晦,变化安可穷。夜深风雨来,阴气

借问新济州,徐郓兄弟国。昔为大河南,今为大河北。垂云阴万里,平原望不极。百草尽枯死,黄花自秋色。时时见桑树,青青杂阡陌。路上无人行,烟火渺萧瑟。车辙分纵横,过者临岐泣。积潦流交衢,霜蹄破丛棘。江南寒未深,铜炉兽花赤。为知行路人,铁冷衣裳湿。

少林无孔笛横吹,此曲谁人和得亲。向晓洛阳江上路,一声唤起几多人。

鬓毛已自秋来变,髀肉仍于马上消。满眼青山不归去,强颜微禄亦何聊。

远看云吐吞,近见日出没。解駮谓须臾,迷漫翻倏忽。山灵似知我,老兴不得发。纵使尽高深,安能造剞劂。

百花如锦柳如烟,妆点西湖二月天。便道过从来四圣,扁舟旖旎访三贤。钱塘门外苏堤上,丰乐楼前芝寺边。个里万般俱索价,惟余风月不论钱。

扣舷击节起歌呜,一榻横舟小结庐。篆籀古文三代上,丹青妙手六朝初。

今日非昨日,昨日已可思。明日异今日,如何能勿悲。当门五六树,上有蝉鸣枝。朝听尚壮急,暮闻已衰迟。仰看青青叶,亦复少华滋。万物同一气,固知当尔为。我友南山居,笑谈解人颐。分我秋柏实,问言归何时。衣冠污穷尘,苟得犹苦饥。低徊岁已晚,恐负平生期。

原郊稚绿未成苍,芽甲森森似蝟芒。急景不堪乌兔路,新年又见燕莺忙。看看地列千机锦,冉冉风传百和香。人事不如春事好,芳菲徒自满河阳。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寒压衾绸,光摇书幌,夜深香梦初残。细听窗户,簌簌乡春蚕。风劲时时堕砌,分明认、山溜潺*。呼童起,疏梅耐冷,修竹报平安。晓来拥被看,闲庭舞鹤,古瓦迷鸾。待戏挽银河,飞步天坛。恐琼楼玉宇,最高处、无限清寒。凭君问、九关虎豹,香案五云间。

两袖尘埃满,千山道路勤。晓清秋已到,叶落客先闻。镜裹惊衰态,眉间添皱纹。人生闲第一,回首故山云。

杀人广固哭如雷,肯任长安住不回。想是齐秦人共语,不知胡羯自南来。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僻居心远矣,闭户日萧然。一水带寒月,孤村幕夕烟。贫惟尊酒在,诗岂众人传。却忆蒙庄子,冥搜内外篇。

团扇初随碧簟收,画檐归燕尚迟留。靥朱眉翠喜清秋。风意未应迷狭路,灯痕犹自记高楼。露花烟叶与人愁。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无为道大入幽玄,几许风光慕昔贤。对境尽同闲见识,忙中皆是急相煎。配匹直须宽雅淡,会有逢时不偶然。修炼但教坚志气,参详稳審更周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