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

种木二十年,手开南野荒。
苒苒新岁月,依依旧林塘。
污莱擅下湿,岑蔚骄众芳。
菱母尚能瘦,竹孙如许长。
忆初学圃时,刀笠冒风霜。
今兹百不堪,裹帽人扶将。
龙钟数能来,犹胜两相忘。

作品评述

诗词:《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

种木二十年,手开南野荒。
苒苒新岁月,依依旧林塘。
污莱擅下湿,岑蔚骄众芳。
菱母尚能瘦,竹孙如许长。
忆初学圃时,刀笠冒风霜。
今兹百不堪,裹帽人扶将。
龙钟数能来,犹胜两相忘。

中文译文:
种植木材已有二十年,用手开垦南方的荒地。
新的岁月逐渐流逝,但旧有的林木和池塘依然存在。
茂盛的野莱草长满了湿地,郁郁葱葱的芳草自傲。
莲花的母亲仍然能够瘦弱,而竹子的孙儿却长得如此高大。
回忆起最初学习园艺的时候,戴着草帽冒着风霜。
如今,百事皆难堪,只能裹着帽子由别人搀扶着行走。
钟声不时地响起,仍胜过两个人相互遗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范成大所写,题为《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种植木材的经历和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表达了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的开篇,诗人提到自己种植木材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用手开垦南方的荒地,展现了他对园艺耕作的勤劳和坚持。接下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描述了新旧岁月的变迁,新的岁月不断流逝,但旧有的林木和池塘仍然存在,传统的自然景观依旧。

随后,诗人描绘了湿地上茂盛的野莱草和郁郁葱葱的芳草,以及菱花的母亲和竹子的孙儿。这些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力的顽强和生长的力量,同时也暗含了人生百态中的自信和自豪。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自己最初学习园艺的时光,那时他戴着草帽,勇敢地面对风霜,表现了他年轻时的朝气和奋斗精神。然而,如今的他已经百事难堪,只能依靠他人的扶持行走,这种变迁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两句“龙钟数能来,犹胜两相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思考。龙钟指的是传统的时间计量器,它的声音不时地响起,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这句话意味着钟声的存在胜过了两个人相互遗忘的情感,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事的流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经历,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人以自己种植木材的经历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顽强和坚韧,以及人生百态中的自信和自豪。最后,诗人通过对钟声的提及,强调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事的流转,暗示了岁月无情的过程。整首诗以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范成大的才华,传达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绰约一枝红怨。疏雨淡烟池馆。梅子欲黄时,日倚朱阑几遍。争看。争看。人在沈香亭畔。

离离赤枣墙东林,开窗下榻依墙阴。杖藜相顾赖之子,隐几忘言知我心。晚契初逢一东野,清诗屡掷双南金。官身为米自南北,世路亡羊无古今。梦泽草荒孤驿远,洞庭雨入沧江深。相思何以祝高韵,桂树秋风吟玉琴。

一点郎星光彻晓。许大乾坤,难著经纶手。拂袖归来应自笑。山翁偏爱林泉好。庭下儿孙歌寿酒。不献蟠桃,不数安期枣。且喜今朝云出岫。定知霖雨苍生早。

暖律未回春时候。向旧根、腊底红先透。玉有冷香,粉无纤垢。更饶雪里还清瘦。琳宫拟诏风流守。任折来、深醮金杯酒。欲赏一枝,樽前为寿。愿公归作调羹手。

两角徒自长,空飞不服箱。为牛竟何事,利吻穴枯桑。

长夜偏冷添被儿。枕头儿、移了又移。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

凌晨盥漱罢,独步南阶行。悄然四邻寂,暂此息营营。散发绿阴下,一栉晨风清。弹冠尘自散,振衣香更轻。松露空中坠,荷气静时生。悟脱遂真性,俯仰忘忧情。

晚来设色霞成绮,秋至回文雁作行。借问墨池何处是,一江环绕漱琳琅。

吾尝好奇,古来草圣无不知。岂不知右军与献之,虽有壮丽之骨,恨无狂逸之姿。中间张长史,独放荡而不羁,以颠为名倾荡于当时。张老颠,殊不颠于怀素。怀素颠,乃是颠。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负颠狂之墨妙,有墨狂之逸才。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

未许蜂知,难交雀啅,芳丛犹是寒丛。东方解冻,春仗做春工。何事仙葩未放,寒苞秘、冰麝香浓。应须是、惊闻羯鼓,谁敢喷髯龙。梅花,君自看,丁香已白,桃脸将红。结岁寒三友,久迟筠松。要看含章檐下,闲妆靓、春睡朦胧。知音是,冻云影底,铁面葛仙翁。

阁前眼界如图画,山色侵窗竹打檐。云带雁声移别蒲,月将梅影进疏帘。壮怀自笑年年减,华发无情日日添。夜半骤风天骤雪,贵家鼓舞客心嫌。

近地栖祥室,只园草木薰。鞋香花洞雨,衣润石栏云。松吹和琴杂,茶烟到树分。遥知道林辈,来此论玄文。

万错生于一动閒,老夫不是不知还。春风百里回头处,莫怪移文到北山。

接舆歌凤溺沮耕,独往何堪与世亲。投绂归来眠北牖,高风自是葛天民。

昔人厅下才旋马,今代公卿甲第高。大屋修椽当日事,拾遗故宅转萧骚。

旬句情怀胜好官,敢穷笔力谩追攀。清新气味经三沐,煅炼工夫到九还。自是吟边有丘壑,不因行处在江山。凭君倚马移东道,为促金钗理鬓鬟。

求利有何限,将松入市来。直饶人买去,也向柳边栽。细叶犹粘雪,孤根尚惹苔。知君用心错,举世重花开。

梦破不成寐,茅斋坐清晓。他山已击钟,独树初啼鸟。四体既调柔,众境亦深窈。素书未终轴,朝光射林杪。任性无外求,一静万缘了。何事尘中人,百年徒扰扰。

君念世上川,嗟予老瘴天。那堪十日内,又长白头年。

临路深怀放废惭,梦中犹自忆江南。莫言塞北春风少,还胜炎荒入瘴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