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作品评述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舟行至清远县,
我在船上到达了清远县,
见到了一个名叫顾秀才的人,
他向我热情地讲述了惠州的美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内容:
到处聚观香案吏,
在这里处处都有人聚集在香案前,
这些人是官员和文人。
他们都在这里聚集,一同欣赏香案前的景色。

此邦宜著玉堂仙。
这个地方宜住在玉堂里的仙人。
这里的景色如此美丽,令人感到宜居仙境。

江云漠漠桂花湿,
江上的云雾茫茫,桂花湿润。
江边的云雾弥漫,桂花洒下露珠。

海雨翛翛荔子然。
海上的雨点纷纷扬扬,像荔枝一样。
像荔枝一样的雨点在海上飘洒。

闻道黄柑常抵鹊,
听说黄柑常常引来喜鹊,
喜鹊们常常停在黄柑树上。
黄柑是一种美味的水果。

不容朱橘更论钱。
更不用说朱橘了,更别提它的价值了。
更不用说朱橘了,更谈不上它的价格。

恰从神武来弘景,
正好从神武而来,扩展了景色。
正好从神武而来,丰富了这片美景。

便向罗浮觅稚川。
于是我就去罗浮山寻找稚川。
于是我便前往罗浮山,寻找稚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舟行至清远县,在那里遇见顾秀才,并听他讲述了惠州的美景。诗中以自然景观和水果作为描写对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轼通过描绘江上的云雾和湿润的桂花,以及海上飘洒的雨点,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色。他提到了黄柑和朱橘这两种水果,暗示了惠州的土地肥沃和丰富的农产品。

诗中还提到了神武和罗浮山,这些都是有名的地方,表达了苏轼渴望去探索和寻找美景的心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示了苏轼对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惠州风物,给人以愉悦和享受的感觉。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饱满,描写细腻,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一旦彩云至,身去无还期。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闲出城南禁火天,路傍骑马独摇鞭。青松古墓伤碑碣,红杏春园羡管弦。徒说鸊鹈膏玉剑,漫夸蚨血点铜钱。世间尽是悠悠事,且饮韦家冷酒眠。

前日合溪能多诗,此日合溪何以为。是中真趣渠未知,无声之诗诗更奇。溪山渊渊鱼自跃,溪树阴阴禽自乐。野航日暮载牛归,陇麦已秋蚕上箔。此时觞酒溪亭空,吾与鱼鸟皆春风。安得四海车书同,春风浩浩游其中。

三春正美。是霁景融和,韶华如绮。夹岸香红,登墙粉白,开遍故园桃李。画舸绣帘高卷,锦毂朱轩低倚。对此际,向池台好处,争倾绿蚁。醉里。须醒悟,些子芳菲,造物都谩你。一瞬光阴,霎时蜂蝶,还付落花流水。我有大丹九转,真个长春不死。待得了,把高歌清赏,随缘而已。

苒苒渭滨族,萧萧尘外姿。如能乐封殖,何必醉中移。

星星吟随已成翁,万斛尘埃一笑空。自是黄花留晚节,肯将顦顇怨西风。

荡暖花风满路。织翠柳阴和雾。曲池斗草旧游处。忆试春衫白苎。暗惊节意朱弦柱。送春去。晓来一阵扫花雨。惆怅蔷薇在否。

问春何处来,春来在何许?月堕花不言,幽禽自相语。

破钁头边用得亲,入廛不拨万机尘。牢关劄断三江口,要被随波逐浪人。

溪山雪夜本清奇,底事扁舟只凭归。谁识去来皆兴耳,归时更好似来时。

江边秋日逢任子,大理索诗吾欲忘。为问山资何次第,只馀丹诀转凄凉,黄金范蠡曾辞禄,白首虞翻未信方。千古浮云共归思,晓风城郭水花香。

红旆朱轓得暂陪,蜘非为踏春来。即今归马班如意,定被山花野鸟猜。

江海悠悠雪欲飞,抱书空出又空归。沙头人满鸥应笑,船上酒香鱼正肥。尘土竟成谁计是,山林又悔一年非。平生万卷应夫子,两世功名穷布衣。

岭云方笠覆,檐雨已盆倾。山气昼侵幔,滩声夜入城。子真空旧隐,褒姒谩垂名。访古多磨灭,秋风山树赬。

维舟江口未栖鸦,急趁飞觞一笑哗。旋喜使君倾皂盖,尽从醉客堕乌纱。高城不记人分袂,短棹空随月到家。尚欲趋陪连夜饮,东篱容有后开花。

瘦马从摇兀,行装更寂寥。老来宁浪出,此去有佳招。岁暮风霜苦,山长馆舍遥。儿曹应念我,今日是生朝。

紫萼红英细细装,新枝短短旧枝长。未经晓日谁言艳,可藉春风自有香。却恐折残妨把酒,若为遮住莫临墙。关中气候由来晚,二月花开岂是忙。

轮扁不能令子巧,老聃虽智若为传。遗经尚在台如故,弟子今无似喜贤。

惯识春山笋蕨甜,只今病枕亦馋涎。杖藜梦入僧窗去,饭饱茶香最可怜。

长林众草入秋荒,独有幽姿逗晚香。每向风前堪寄傲,几因霜后欲留芳。名流赏鉴还堪佩,空谷知音品自扬。一种孤怀千古在,湘江词赋奏清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