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

昆阳王气已萧疏,依旧山河捧帝居。
废路塌平残瓦砾,破坟耕出烂图书。
绿莎满县年荒后,白鸟盈溪雨霁初。
二百年来霸王业,可知今日是丘墟。

作品评述

《南阳》

昆阳王气已萧疏,
依旧山河捧帝居。
废路塌平残瓦砾,
破坟耕出烂图书。
绿莎满县年荒后,
白鸟盈溪雨霁初。
二百年来霸王业,
可知今日是丘墟。

中文译文:
南阳王的气势已经消弱,
但山河依旧持有帝王的位置。
废弃的路途已经坍塌,
破碎的墓冢上耕出了烂书籍。
郡县上长满了青草,
多年的荒废后,白鸟满溪,
雨后天晴时白鸟满溪的景象。
历经两百年的霸王业,
如今只有丘墟的痕迹。

诗意和赏析:
本诗以昆阳王为题材,描绘了南阳的景象和它背后的历史变迁。诗人皮日休通过描写废弃的路途、破碎的墓冢和耕出的烂书籍,展现了南阳的衰败和荒凉。另一方面,诗中的山河依旧捧持帝王,白鸟满溪的景象以及提到的霸王业,暗示了南阳曾经辉煌的历史。

整首诗短小却意蕴深刻。它通过具象的描写,呈现了一个曾经繁华但如今衰败的南阳,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变迁。诗中的废路和破坟,以及耕出的烂书籍,表达了一种文化的沉沦和遗失,给人以深深的隐忧。

最后两句诗通过提到能霸持两百年的霸王业,强调南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尽管南阳已经萧条,但历史使之独一无二。整首诗在简短的几句中将南阳的兴衰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献岁在商州,依然想旧游。前年捧玉册,此日对珠旒。御酒尧樽畔,仙韶舜殿头。自惭非贾傅,宣室讵重求。

曲室明窗烛吐光。瓦炉灰暖炷瓢香。夜阑茗碗间飞觞。坐稳蒲团凭棐几,熏余纸帐掩梨床。个中风味更难忘。

夏田已报七分熟,秋稼方忧十日乾。好雨徐来不仓卒,天公似欲救艰难。魃张鹰犬无遗力,社近鸡豚趁早寒。老病随人幸一饱,炉香无语只长叹。

艇子小且兀,缘湖荡白芷。萦纡泊一碕,宛到孤园寺。萝岛凝清阴,松门湛虚翠。寒泉飞碧螭,古木斗苍兕。钟梵在水魄,楼台入云肆。岩边足鸣wJ,树杪多飞鸓.香莎满院落,风泛金靃靡。静鹤啄柏蠹,闲猱弄榅eb.小殿熏陆香,古经贝多纸。老僧方瞑坐,见客还强起。指兹正险绝,何以来

十胥吴绫赏水新,一声歌歇杏梁庙。家徒四壁门如水,那得明珠换美人。

发轫名山三十年,每逄佳处一悠然。独于此地欠行迹,始信兹游亦属天。坛记旧模唐刺史,句题今诵两诗仙。和篇末至夫何敢,势似求鱼乃木缘。

到来心自足,不见亦相亲。说法思居士,忘机忆丈人。微风吹药案,晴日照茶巾。幽兴殊未尽,东城飞暮尘。

时称谢康乐,别事汉平津。衰柳寒关道,高车左掖臣。背河见北雁,到洛问东人。忆昔游金谷,相看华发新。

吾家职分是云山,不见云山不解颜。游兴亦难拘日阻,梦魂都不到人间。烟岚欲极无涯乐,轩冕何尝有暂闲。洛社交朋屡相约,几时曾得略跻攀。

陇头一段气长秋,举目萧条总是愁。只为征人多下泪,年年添作断肠流。

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

林迥苍烟古,篱疏橘柚黄。天高风落木,岁晏稻登场。无复老盆饮,空馀邻笛伤。征鸿摩晓月,铩翮犯严霜。

世故信有力,挽我复北驰。独冲七月暑,行此无尽陂。百卉共山泽,各自有四时。华实相后先,盛过当同衰。亦复观我生,白发忽及期。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愿传飞仙术,一洗局促悲,被襟阆风观,濯发扶桑池。

性爱芙蓉淡复秾,倚栏日日待西风。池边数本无消息,愁绝东家半树红。

殷仁周寿缺圆形,释宝仙清笑乞灵。何限台阶隆爵位,谁堪鼎足并仪形。岁寒臭味松梅竹,乾象光芒日月星。野服不殊人品似,年年苹藻荐芳馨。

平明捧诏未央宫,全晋山河九曲东。官著绣衣惊曼倩,文传锦里压扬雄。红旌照日邻天上,玉剑横秋入塞中。每下银台南畔路,风尘那复旧时同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昨夜东风,又还吹遍闲花草。翠轻红小。触处惊春早。草舍茅□,□□□□□。谁□□。□□丹灶。别有阳和□。

昏昏断梦带余酲,散发披衣坐待明。城角吹残河渐隐,海氛消尽日初生。老农自得当年乐,痴子方争後世名。莫怪闭门常嬾出,即今车盖为谁倾?

妙道非常,神变无方。惟天辅德,灵贶诞章。玄文昭锡,实历弥昌。礼崇明祀,式荐声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