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

初登张公门,公子始冠帻。
於今见公子,与我偕鬓白。
山林坐语笑,宛我在公侧。
岂惟貌如之,侃侃有公德。
忆公营濑乡,许我归作客。
我归公既逝,惆怅难再得。
得子如得公,交怀我忻戚。
漂摇将安往,税驾止一昔。
寤言且勿寐,庶以永今夕。
何时复能还,裹饭冶城宅。

作品评述

诗词:《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

初登张公门,
公子始冠帻。
於今见公子,
与我偕鬓白。
山林坐语笑,
宛我在公侧。
岂惟貌如之,
侃侃有公德。
忆公营濑乡,
许我归作客。
我归公既逝,
惆怅难再得。
得子如得公,
交怀我忻戚。
漂摇将安往,
税驾止一昔。
寤言且勿寐,
庶以永今夕。
何时复能还,
裹饭冶城宅。

中文译文:
初次登上张公的门槛,
公子刚刚戴上冠帻。
至今依然见到公子,
我们的鬓发都已变白。
在山林中坐着交谈笑语,
宛如我就在公子身旁。
不仅外貌相似,
言谈举止都有公子的品德。
记得公子经营濑乡,
邀请我归去作客。
我离开公子已经过去,
心中感到惆怅,难以再得见。
得到公子就像得到了父亲,
内心充满喜悦和悲戚。
漂泊将要去何处,
征途只停留了短暂的时光。
醒来说话,不要再入眠,
愿能永远珍藏今夜。
何时才能再次归来,
把饭菜裹起,冶城宅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王安石所作,描述了他初次登门拜访张公子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和离别之感。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公子的相见之喜,以及对公子品德和亲切待人的赞扬。作者回忆起公子曾经邀请他去作客,但如今公子已经离去,使得作者感到惆怅和难以再得相见之情。作者将得到公子比作得到父亲一样珍贵,充满喜悦和悲戚之情。最后,作者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归来的期盼,希望能再次回到公子身边,过上安定的生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感慨,展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归乡的渴望。通过描写公子的品德和待人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重和情感的真挚。整首诗以一种略带忧伤的情绪贯穿,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归来的希望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蜡凤当筵占美名,文斋大被集时英。人同颍水将车乐,赋待尚书给笔成。乡酒出郊浮蚁釂,故林驰雾暝猿惊。省知唱第藂云幄,归梦因君到斗城。

宿叶自脱新叶生,东园忽已清阴成。老夫东行复西行,乌藤瘦劲青鞋轻。竹鸡群号似知雨,鹁鸪相唤还疑晴。萋萋幽草上墙绿,匆匆细水循阶鸣。萧然濯手坐盘石,心地平安体纾适。青山缺处红日沉,杳杳长空送归翮。

余泛观於天下兮,何者乐而谁者足忧。忧於窘窘不得兮,乐尽万物而无求。翫声色而弊形性兮,维造化之螟蠹。将逍遥炉锤之外兮,尚何俛首而婴此细故。百年存亡得失兮,吾既视奕棋与摴蒲。寒暑浅夜极则迁兮,有满则有虚。应龙之不拘系乎,宁与羸马帖耳而求刍。云升雨降兮,上下有无

雕鞍骏骤明如飞,正是春风柳絮时。夹道居民争看处,青红小队曳旌旗。

唐家大府开天策,祖庙工歌登七德。伪王连组{纟斥}颈归,山东羞死虬须客。文儒济济陪英游,海内共指登瀛洲。未妨滥吹一延族,中有谋断皋伊流。崇宁圣人抚洪业,黄头遗种初芽蘖。青宫进讲多暇日,壑情远览思才杰。水墨落纸分毫厘,心融笔忘天运机。鸾翔鹄峙俨在目,更用褚亮摛辞

掩息茅堂这六冬,心忘境寂万缘空。不知幻业从何起,依旧令教振祖风。

太白明如李,东方三丈高。晨光孤照阙,雾气湿侵袍。槐柳经霜惨,骅骝得路豪。素飧无小补,府仰愧金鳌。

亲友留连,都尽道、归程息逼。还可虑、干戈摇荡,路途难厄。万事岂容忙里做,一安惟自闲中得。便相将、妻子抱琴书,青山侧。行与止,吾能识。成与败,谁能测。但*餐糊口,小窗容膝。桑梓安排投老地,诗书准备传家策。使苏张重起论纵横,心难易。

君知龙门不易陟,颇欲乞书南郡胡。一幅斜行半年得,费君趼足几工夫。

解城条山联句。诗见本书魏野一○

河汉青天转,空房丹鸟飞。汗从郎背拭,香时隔年衣。

笳鼓宫商塞外归,似此殊勋古难匹。后来渭上朝正月,尚忆祁连冢中骨。

茕茕孤思逼,寂寂长门夕。妾妒亦非深,君恩那不惜。携琴就玉阶,调悲声未谐。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

夏天子紫金三十斤,赐有德者。

九房六瓣瑞天山,香色清严入坐寒。不悟岑参题品意,后人祗作佛花看。

榜亭居上太饶舌,不放老禅藏老山。君来重说七言偈,幽事与我长相关。

一年遇暑一番愁,六月梢时七月头。今夕追凉还得热,何时遇夏却逢秋。

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天色低澹澹,池光漫油油。轻舟闲缴绕,不远池上楼。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神恬津藏满,气委支节柔。众处岂自异,旷怀谁我俦。风车笼野马,八荒安足游。开颜陆浑杜,握手灵都周。持君宝珠赠,顶戴头上头。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