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春(已未孟冬乐净见梅英作)

翠竹如屏,浅山如画。
小池面、危桥一跨。
著棕亭临水,宛然郊野。
竹篱茅舍。
好是天寒,倍添幽雅。
正雪意、垂垂欲下。
更朦胧月影,弄明初夜。
梅花动也。

作品评述

《锦帐春》(已未孟冬乐净见梅英作) - 丘崈(宋代)

翠竹如屏,浅山如画。
小池面,危桥一跨。
著棕亭临水,宛然郊野。
竹篱茅舍,好是天寒,倍添幽雅。
正雪意,垂垂欲下。
更朦胧月影,弄明初夜。
梅花动也。

中文译文:
翠竹像屏风,浅山如画。
小池的水面,一座危桥横跨其中。
附着在棕榈亭下,临水而建,宛如郊野风景。
竹篱茅舍,正适宜寒天,倍增幽雅之美。
正是下雪的迹象,雪花飘飘即将降临。
月亮的影子更加朦胧,描绘出初夜的明亮。
梅花也因此而摇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景色的美丽画面。丘崈以简洁而精致的语言,通过描绘翠竹、小池、危桥、棕榈亭等元素,表现了冬天自然景观的优美和寒冷的特点。

诗中的翠竹像一面屏风般矗立,浅山则如同壁画一般美丽。小池的水面上有一座危桥,增添了一种脆弱和不稳定的感觉。著棕亭坐落在水边,仿佛置身于郊野之中,竹篱和茅舍的存在使得环境更加幽雅。

诗人用"好是天寒,倍添幽雅"来形容冬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于寒冷环境中幽雅之美的赞赏。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雪意渐浓的景象,月亮的影子在初夜时分更加朦胧,而梅花也因此而动摇。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冬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受,以及对自然美的赞叹。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幽雅和美的追求。这首诗以简约而精确的语言刻画出冬天的景色,给人带来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细节,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敬畏之情。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丘崈(1135-1208) 南宋将领。字宗卿,江阴(今属江苏)人。

诗词推荐

儿童喜,儿童喜,献寿摘仙桃。篁峒鸣狐成鬼火,花村买犊卖蛮刀。惟有使君劳。燕山桂,燕山桂,犹带窦家香。月殿一枝金粟满,囊中玉悄捣成霜。和露入霞觞。

锦帐春

龙门一上嫌轻进,关塞西游自爱山。缑岭春归林影密,津桥人静水声闲。如今正得幽寻兴,佗日青云不易还。

锦帐春

年来行乐与民同,探穴追踪太史公。幽洞初开名易著,苍崖新刻句难工。风驱俗驾松扉外,云锁仙丹石室中。付与山僧司管钥,勿教胜地草蒙茸。

锦帐春

边城灯火净胡笳,擐甲谁堪问室家。南北汛头重夹寨,东西河口对浮槎。霜凋木叶清威远,日压扶桑映觉华。却羡庭松饶古意,虬枝不下暮栖鸦。

锦帐春

日出早烟消,舟行不待招。乍明村市坞,初露远山椒。胜处宜规隐,浮生只浪飘。章泉在何许,绕堑碧萧萧。

锦帐春

殷树葱笼绣晓暾,马蹄东去乱冰痕。世收徵诏藏商谷,家有新功刻禹门。太白夜郎初辱顾,冯唐汉殿欲承恩。南山报喜通啼鸟,明日荣归鹤有孙。

锦帐春

既无武备擒戎虏,又乏文章骋国才。甓社湖中有明月,可怜不肯入君怀。

锦帐春

幽鹭谩来窥品格。双鱼岂解传消息。绿柄嫩香频采摘。心似织。条条不断谁牵役。珠泪暗和清露滴。罗衣染尽秋江色。对面不言情脉脉。烟水隔。无人说似长相忆。

锦帐春

一旱祷而雨,此心天与通。为霖三日起,起舞万家同。破块朝方爽,翻盆夜正中。随车真响应,巫觋又何功。

锦帐春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锦帐春

大道无方,至尊无位。睿哲文明,垂衣而治。尧风舜日万斯年,举世无思不戴天。

锦帐春

飞泉天台状,峭石蓬莱姿。潺湲与青翠,咫尺当幽奇。居然尽精道,得以书妍词。岂无他山胜,懿此清轩墀。

锦帐春

第六筵开在禁庭,蒸麋烧鹿荐杯行。三宫满饮天颜喜,月下笙歌入旧城。

锦帐春

江水信浩渺,连山巧蔽亏。端能上嶮绝,故自识津涯。灭没樯竿度,飘摇鹭羽迟。何人倚舟望,亦爱此峰危。

锦帐春

我昔曾为江左国,剩说鹅湖今壮邑。频年官府苦催科,百里齐民犹珥笔。男儿遇事难是图,猛士缚兽须于菟。才高政不较难易,知公此去无趦趄。嗟予仰韩如仰斗,公亦登门及予否。为言饥饿六年中,两眼犹能记千首。

锦帐春

客愁已若此,况听雨声多。潮气连沧海,江光涌白波。暝云低野度,湿鸟掠船过。咫尺齐山色,萧萧锁薜萝。

锦帐春

小屈穹庐,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人中龙虎,本为明时而出。只合是、端坐王朝,看指挥整办,扫荡飘忽。也持汉节,聊过旧家宫室。西风又还带暑,把征衫著上,有时披拂。休将看花泪眼,闻弦□骨。对遗民、有如皎日。行万里、依然故物。入奏几策,天下里、终定于一。

锦帐春

白日苍蝇满饭盘,夜间蚊子又成团。每到更深人静后,定来头上咬杨鸾。

锦帐春

楮树婆娑覆小斋,更无日影午窗开。一端能败幽人意,夜夜墙西碍月来。

锦帐春

草远花明沟水头,同君此地并离愁。盖馀瓮酒沈三赋,合作盘鲭厌五侯。觉在他乡应有梦,信非吾土少登楼。楚山不见西江远,莫反骚文剩驻留。

锦帐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