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交升仙台四首

我来闲吊古,触景觉凄凉。
踏石云侵履,个萝露湿裳。
森森林不茂,馥馥野花香。
寺近寻僧话,谈禅坐竹床。

作品评述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是宋代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来闲吊古,
触景觉凄凉。
踏石云侵履,
个萝露湿裳。
森森林不茂,
馥馥野花香。
寺近寻僧话,
谈禅坐竹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游历古迹的情景。诗人闲逛于古迹之间,触景生情,感受到了凄凉的氛围。脚踏在青石上,云雾弥漫,使裳袍上沾湿了露水。周围的森林虽然茂密,但却没有生机勃勃的景象,而野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附近有一座寺庙,诗人去寻找僧人交谈,谈论禅宗,在竹床上坐下。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古迹之行,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变迁的感慨。诗人身临其境地描述了古迹所带来的凄凉氛围,通过云雾、露水等形象的描写,使诗词充满了朦胧的意象。森林的不茂和野花的香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感知和感受。诗人最后寻找僧人谈禅,坐在竹床上,表达了他追求心灵安宁、寻求内心净化的愿望。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给人以思考和沉思的空间。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诗词推荐

凉风急雨夜萧萧,便恐江南草木雕。自为丰年喜无寐,不关窗外有芭蕉。

东路归何及,南柯梦忽醒。居然鸣挽铎,都未制斋铃。官已题华表,名空录御屏。遥知泉下意,犹待竹溪铭。

云麓胜处夙未到,清行兴锐忘崎嶔。谁无瘦杖少扶力,我与幽人同赏心。壑津软缘自宛转,岸树老碧长阴森。溪西乞火煮茶去,竹里人家斋磬音。

百年世事不胜悲,大厦原非一木支。慷慨西风泪横臆,此心唯有老天知。

吟坐因思郭景纯,每言穷达似通神。到头分命难移改,解脱青襦与别人。

怪见司寒着意浓,巧裁六出羡天工。乌翻树拂梨花月,鹭起沙平玉篆风。势合深连云渚北,光寒淡抹粉墙东。梁园赋就惊先手,末至相如敢擅雄。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泪满罗衣酒满卮,一声歌断怨伤离。如今两地心中事,直是瞿昙也不知。

芒鞋明日踏晴沙,肯学渠侬走狭斜。天井巷前休倦足,暗门城外把煎茶。暂同佛屋僧庖饭,徐访姚黄魏紫花。要及钱唐尚留钥,共揄吟袂缓归家。

诗酒无穷乐,功名陌上尘。息心长寿药,瞑目后生身。白日一回梦,青山万古春。不知天地里,谁是悟空人。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名流古集典衣买,僻寺奇花贳酒寻。从道趣时身计拙,如非所好肯开襟。

风吹冬暖变春暖,江梅艳艳横新枝。经年不逢间何久,忽此相遇如有期。初开珊珊尚寂寞,仙人缀佩悬瑶玑。从日重来不可辨,漫漫月树留寒辉。清香芬敷去何远,可惜不使蝶得知。游人争至无弱夜,对之但笑果喜谁。不知春工用何术,抟造万物皆可为。得非各使出所巧,约与斗竞合一时。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穷邦无以餬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孤坐忽不乐,出门聊散行。溪喧乱人语,树偃碍农耕。雨径莓苔积,阳陂草木明。道逢九十老,相对话承平。

龙章凤姿,挥斥八极。天心月胁,照映万物。孟子之气,庄周之文。瞻之在前,尚有典型。

旬句情怀胜好官,敢穷笔力谩追攀。清新气味经三沐,煅炼工夫到九还。自是吟边有丘壑,不因行处在江山。凭君倚马移东道,为促金钗理鬓鬟。

一沼光涵四座寒,夕阳回首更凭栏。凭师早把香莲种,他日期来结社看。

青笺擘处银钩断,红袂分时五箸悬。云脚渐收风色紧,半规斜日射归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