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傅钦之

钦之谓我曰:诗似多吟,不如少吟。
诗欲少吟,不如不吟。
我谓钦之曰:亦不多吟,亦不少吟。
亦不不吟,亦不必吟。
芝兰在室,不能无臭。
金石振地,不能无声。
恶则哀之,哀而不伤。
善则乐之,乐而不淫。

作品评述

《答傅钦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傅钦对我说:“你的诗似乎多吟,不如少吟。如果要少吟,倒不如不吟。”我对傅钦说:“我既不多吟,也不少吟。既不不吟,也不必吟。就像室内的芝兰,无法没有香气。金石在地上震动,无法没有声音。恶事让人感到悲伤,悲伤却不会伤害自己。善事让人感到快乐,快乐却不会沉溺其中。”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表达了作者对诗的态度和人生哲理。傅钦认为诗应该少吟,甚至不吟,而作者则认为自己既不多吟也不少吟,不必刻意追求。作者进而通过对芝兰和金石的比喻,表达了对善恶行为的态度。他认为恶事虽然令人感到悲伤,但悲伤并不会伤害自己;而善事虽然带来快乐,但快乐不会使人沉迷其中。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平和和淡泊,以及对善恶事物的客观看待。

赏析:
《答傅钦之》以简洁的对话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展示了邵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对话旨在探讨诗的创作和生活的关系,以及对善恶行为的理解。

首先,对诗的态度:傅钦认为诗应该少吟甚至不吟,暗示诗的创作应当避免过度沉迷和纠结。而作者则表示自己不追求过多或过少的吟咏,表达了一种平和自然的创作态度。

其次,对生活中善恶行为的看法:通过对芝兰和金石的比喻,作者表达了对善恶行为的客观看待。他指出,恶事虽然令人感到悲伤,但悲伤并不会伤害自己,暗示了对恶事的抵制和超越。而善事虽然带来快乐,但快乐不会使人沉溺其中,表达了对善行的理性认知。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邵雍对生活和创作的理解,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作者通过探讨诗与生活、善与恶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内心平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引导人们对待善恶事物时保持理性和客观。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敧枕卧江流。

一代名臣张右丞,玉山头作紫霄亭。如今再得戴安道,拈出旧时山色青。

济岱有佳人,肌肤若冰雪。我愿从之游,补我黥与刖。了不解人嗔,真成一痴绝。栎社定颓然,聊用神吾拙。

四十年间梦已非,论文谈道意方微。愿言著眼羲皇上,南北东西莫浪归。

朝夕置身书卷间,纷华满眼几曾看。山林不受尘埃涴,屋宇无多气象宽。立脚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漫山桃李争春色,输与寒梅一点酸。

南都送司寇,北部迓司空。船底冰初泮,马头花正红。班齐丹陛左,朝罢午门东。谁问考工记,年来尽属公。

坐对芭蕉树,题诗忆豫章。高秋居石室,落日卧藤床。衣薄云霞湿,心清草木凉。亮公名不忝,远老约难忘。柏子香烟细,莲花漏刻长。了知无罪忏,底为有身忙。苔色青当槛,桐阴绿覆冈。能来一谈笑,共待月流光。

自昔吴僧标致清,经禅之外有诗名。士衡止在东家住,恨不同听鹤唳声。

冻雪寒梅双蜡屐,澄江明月一竿丝。

北帝潜驱又弭鞭,那堪风物更凋年。此身荡潏随流水,造物炮烹及小鲜。自喜樽罍同盎盎,谁能幡胜更田田。诸君此夕须千首,老子今唯十九篇。

清溪一曲抱危亭,天水无尘相与明。昔日紫微今御史,两翁诗句一般清。

山中鹿鹤久相疏,恨不归来与汝俱。飞舞尚如前日否,奔腾还上后山无。不闻警露来庭下,犹想衔花近座隅。叹我素钟山野性,从来与汝本无殊。

春光盎盎催官柳,柳色黄如醆中酒。桥边微迳惬幽寻,世外高人共携手。参差茅舍出木末,隐映酒旗当浦口。插花处处引村童,失道时时问耕叟。客堪共醉百无一,事不谐心十常九。日斜潮落不可留,孤舟欲上频搔首。

紫殿谏多防佞口,清秋假满别明君。惟忧急诏归青琐,不得经时卧白云。千载茯苓携鹤劚,一峰仙掌与僧分。门前旧客期相荐,犹望飞书及主文。

赵宋世忠厚,养士三百年。时危不负主,繄彼文状元。勤王仗大义,擐甲相周旋。皇天不祚宋,白日沉虞渊。宁甘珠璧碎,不为瓦砾全。碧血溅燕市,精光上烛天。嗟嗟吾生晚,不得为执鞭。手持竹如意,击碎空山巅。魂兮渺何许,涕泗悲茫然。

岁岁当秋半,人人待月明。绝怜今夜赏,更胜去年晴。光彩澄高露,氛埃廓太清。众心方闵雨,却望暮云生。

长安城东洛阳道,车轮不息尘浩浩。争利贪前竞著鞭,相逢尽是尘中老。日晚长川不计程,离群独步不能鸣。赖有青青河畔草,春来犹得慰羁情。

地势本居中,因湖别南北。三十六计中,吾今计为得。

微云红衬馀霞绮。明星碧浸银河水。猗枕画檐风。愁生草际蛩。雁行离塞晚。不道衡阳远。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袁门西关失却柱杖,木平万载县里拾得。恰似郑州却出曹门,何处待此左科禅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