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

才听鸣蜩叶底声,倏闻振羽草根吟。
物情感我千线鬓,时事萦人一片心。
读易床头新课业,回文机上旧光阴。
客怀休用嗟畴昔,更老那知得似今。

作品评述

《自和》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和
才听鸣蜩叶底声,
倏闻振羽草根吟。
物情感我千线鬓,
时事萦人一片心。
读易床头新课业,
回文机上旧光阴。
客怀休用嗟畴昔,
更老那知得似今。

中文译文:
刚刚听到蜩螗在叶底鸣叫,
突然间又听到羽毛振动草根的吟唱。
物事的情感触动我千丝万缕的鬓发,
时事缠绕着人的一片心思。
读易经新学问放在床头,
回忆往事像回文一样在纸上书写。
作为客人的怀念不要再悲叹过去的时光,
更年长的人怎么知道现在会像过去一样。

诗意和赏析:
《自和》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心境的变化为基调,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经历的思考。

诗的开篇,诗人倾听蜩螗鸣叫的声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声音和韵律。接着,他又听到了羽毛振动草根的吟唱声,这里通过自然的声音和韵律,使诗人进一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

接下来,诗人将自然界的景物与内心的感受相联系。他说物事的情感感动了自己千丝万缕的鬓发,表达了他对于外界事物的敏感和内心的激动。同时,他又说时事萦绕在人的心头,这种时事的牵动使他心思纷繁,思考着人生的种种。

第三节中,诗人提到自己正在读易经的新学问,将这一新的学问放在床头,显现出他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与此同时,他又提到回文,暗示着他回忆过去的旧光阴,回顾往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年龄增长的感慨。他希望作为客人的怀念不要再悲叹过去的时光,意味着过去已经一去不回。同时,他说更年长的人怎么能知道现在的经历会像过去一样,暗示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经历的差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我感知的表达,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与生命的感慨和思考。在诗人的笔下,自然景物与内心的感受相互交织,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哲思和情感。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昔日三郎骑尔祖,庙食太山可辛苦。后来崎岖蜀栈间,弃置龙媒复亲汝。深山古木雪漫漫,险途十步九步艰。纲头{左口右句子}嘱勿损折,要尔助军身补官。

积潦池新涨,颓垣址旧高。怒蛙横饱腹,斗雀堕轻毛。碧瘦三棱草,红鲜百叶桃。幽栖日无事,痛饮读离骚。

石桥步月公居后,橘井烹茶我在先。

秋晚东林落木疏,白莲僧寺水中居。昏钟不隔渔庄火,古殿犹存日本书。

礼闱选士古称难,都为陞沉咫尺间。较艺清时公道在,抡材应得惠人寰。

期人至不伤秋晚,觅句无工愁夜长。谁与寒窗催好林,几重白氎一盂香。

樯竿日日春风转,渺渺孤舟数家县。朝来雨暗隔淮村,白浪卷沙吹断岸。渡头杨柳湿青青,桥下涓涓野水生。满尺白鱼初受钓,断行归雁故能鸣。平生行止任迟速,篷底欠伸朝睡足。从来江海有前约,老去尘埃无可欲。晓天暖日生波光,桃杏家家半出墙。春日春波好相待,短帆轻橹可须忙。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老听笙歌亦解愁,醉中因遣合甘州。行追赤岭千山外,坐想黄河一曲流。日暮岂堪征妇怨,路傍能结旅人愁。左绵刺史心先死,泪满朱弦催白头。

静林溪路远,萧帝有遗踪。水击罗浮磬,山鸣于阗钟。灯传三世火,树老万株松。无数烟霞色,空闻昔卧龙。

卧辙违吴会,开帆指蜀门。江关自奇险,节制故雄尊。一吐遐方气,勤宣圣主恩。归来对宣室,献纳伫司存。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馀茎。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稍稍有馀清。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翛然柳下锻,岂不遗世喧。一忤贵公子,鸣弦竟谁冤。性烈才且隽,有味孙登言。

天怜辙鲋嘘残湿,震奋雷霆起幽蛰。清风入夜送雨来,大慰焦枯望霓急。新诗如雨雨未休,相对自可忘为忧。东皋秋稔想多秫,预期剧饮无论筹。老蟾宿毕君知否,欲烦更问东家丘。我今已具西归舟,会见扶桑升赤虬。

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簷欹。祇传祖席觞无算,肯顾尚书对有期。芸省繙经终寂寞,柳隄飞鞚好追随。灵均不醉真何益,千古离骚怨楚辞。

雉咿喔,雏出ob.毛斑斑,觜啄啄。学飞未得一尺高,还逐母行旋母脚。麦垄浅浅难蔽身,远去恋雏低怕人。时时土中鼓两翅,引雏拾虫不相离。

杳杳东风吹雁行,淡烟疏柳暗河梁。边笳忽起暮天远,寒雁不鸣春草长。野馆梦回花似霰,戍楼诗就月如霜。应怜投老尚漂泊,白鸟青山堪断肠。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当吾无事时,此岂不我娱。乔木好鸟音,天风韵虚徐。遐心游四海,万里不须臾。回首古衣冠,荆樊老丘墟。欲付此中意,归翻虫蠹书。短生忧不足,此道乐有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