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马。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叔在薮,火烈具举。
袒裼暴虎,献于公所。
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叔在薮,火烈具扬。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
两服齐首,两骖如手。
叔在薮,火烈具阜。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作品评述

大叔于田翻译及注释

翻译
尊贵的大叔出门围猎来呦,乘着四匹马拉的大车奔跑,他抖动着丝缰如纵横编织,车辕两旁的马儿像在舞蹈。驻马于大泽那里草木丰茂,四周驱兽的大火熊熊燃烧。大叔赤膊上阵徒手搏猛虎,猎物献郑伯送至他的公朝。我的大叔啊不要习以为常,防备猛兽伤害你把性命抛。
尊贵的大叔乘车来到猎场,拉车的四匹大马毛色金黄,驾辕的马儿努力向前奔跑,外侧两马紧跟随如雁排行。深入到大泽但见林深草长,四面驱兽的大火烈焰升扬。多才多艺的大叔擅长射箭,驾驭马车的本领也很高强。他时而放马驰骋时而勒缰,他时而射箭时而纵禽逃亡。
尊贵的大叔围猎到野外来,拉车的四匹马儿斑驳色彩,驾辕的俩马儿齐头并肩走,外侧的俩马儿好像把手摆。英武的大叔驻马在大泽中,四面驱兽的大火余烬未败。那纵横奔突的马儿慢下来,大叔的射箭频率也稀下来。他已经从容地打开箭筒盖,把宝雕弓放进囊里收起来。

注释
1.田:同“畋(tián)”,打猎。
2.乘(chéng)乘(shèng):前一乘为动词,后为名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
3.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组:织带平行排列的经线。
4.骖(cān):驾车的四马中外侧两边的马。
5.薮(sǒu):低湿多草木的沼泽地带。
6.烈:“迾”的假借。火迾,打猎时放火烧草,遮断野兽的逃路。具:同“俱”。举:起。
7.襢(tǎn)裼(tì):脱衣袒身。暴:通“搏”,搏斗。
8.公所:君王的宫室。
9.将(qiāng):请,愿。狃(niǔ):反复地做。
10.戒:警戒。女(rǔ):汝,指叔。
11.黄:黄马。
12.服:驾车的四马中间的两匹。襄:同“骧”,奔马抬起头。
13.雁行:骖马比服马稍后,排列如雁飞之行列。
14.忌:作语尾助词。
15.良御:驾马很在行。
16.抑:发语词。磬(qìng)控:弯腰如磬,勒马使缓行或停步。
17.纵送:放马奔跑。一说骋马曰磬,止马曰控,发矢曰纵,从禽曰送。皆言御者驰逐之貌。
18.鸨(bǎo):有黑白杂毛的马。其色如鸨,故以鸟名马。
19.齐首:齐头并进。
20.如手:指驾马技术娴熟,如两手左右自如。
21.阜:旺盛。
22.罕:稀少。
23.释:打开。掤(bīng):箭筒盖。
24.鬯(chàng):弓囊,此处用做动词。

大叔于田鉴赏

  按照现代多数学者的说法,此诗的抒情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女子,她赞美的大约是自己的恋人,一位青年猎手。古人以伯、仲、叔、季作排行,叔本指老三。《郑风·萚兮》有“叔兮伯兮,倡(唱)予和女”之句,《郑风·将仲子》中提到“仲子”,则当时郑国女子对恋人也可称“伯”“仲”“叔”,大约相当于今日民歌中的“大哥”“二哥”“三哥”之类。诗中说这位青年打死虎之后“献于公所”,可知他是随从郑伯去打猎的。

  第一章“叔于田”直截了当点出要写叔的什么事。“乘乘马”表现出其随公畋猎时的气势。三、四句则描绘他驾车的姿态。驾车之马有四匹,四匹马的缰绳总收一起拿在手中,如绶带或织带时的经线,两面的骖马同服马谐调一致,像在舞蹈一样整齐。其得心应手的情况,就像马完全在按驾车人的意识行动。把叔驾车的动作写得同图画、音乐、舞蹈一样,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正像《淮南子·览冥》说的王良造父驾车的情形,“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安劳若进,驰骛若灭,左右若鞭,周旋若环”。然而在此诗中只用了八个字。下面“叔在薮,火烈具举”,将叔放在一个十分壮观的背景之中。周围大火熊熊燃烧,猛虎被堵在深草之地,唯叔在其中与虎较量。叔脱去了上衣,火光照亮了他的脸和身,也照亮了将要拼死的困兽。其紧张的情况,同斗兽场中惊心动魂的搏斗一样。结果是“襢裼暴虎,献于公所”。叔不但打死了猛虎,而且扛起来献到了君王面前,像没有事一样。一个英雄勇士的形象活生生显示了出来。这十五个字的描写,可与《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那一段精彩的叙述相媲美。诗人夸赞叔,为他而自豪,又替他担心,希望他不要掉以轻心,这个感情,是复杂的。

  第二章写叔继续打猎的情形,说叔“善射”、“良御”,特别用了“磬控”一词,刻画最为传神。“控”即在马行进中骑手忽然将它勒住不使前进,这时马便会头朝后,前腿抬起;人则弯曲腰身如上古时的石磬。第三章写打猎结束时从容收了弓箭,以其在空手打虎和追射之后的悠闲之态,显示了他的英雄风度。

  全诗有张有弛,如一首乐曲,在高潮之后又是一段舒缓的抒情,成抑扬之势,富有情致。

大叔于田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主题背景,《毛诗序》谓“刺庄公也”,认为“叔”即庄公之弟共叔段(即太叔段),孔颖达疏云:“叔负才恃众,必为乱阶,而公不知禁,故刺之。”刘沅《诗经恒解》以为太叔段武勇善射,“庄公不能善教之以成其材,又不能善用之以全其才,而使陷于恶,诗人流连咏叹,惜叔实刺公也”。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又云:“叔段长于射御,力能暴虎,为国人所叹赏,宣扬传颂。”今人则多认为是赞美猎手之作。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跨虚凌倒景。连云讵少阳。璇极龙鳞上。雕甍鹏翅张。千寻文杏照。十里木兰香。开窻对高掌。平坐望河梁。歌响闻长乐。钟声彻建章。赋用王延寿。书须韦仲将。龙来随画壁。风起逐吹簧。石作芙蓉影。池如明镜光。花梁反披叶。莲井倒垂房。徒然思燕贺。无以预鹍翔。

诗经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浮生大抵无

诗经

仙掌峰前仙子家,客来活火煮新茶。主人摇指青烟里,瀑布悬崖剪雪花。

诗经

闲中直指醉为乡,寒信扁舟竟渺茫。可惜海棠随雨过,犹怜粉蝶伴醒狂。游人静后西山好,春事深来老圃忙。未必烦公频折简,花时还是负姚黄。

诗经

巨石亭亭缺齧多,县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诗经

昆阳王气已萧疏,依旧山河捧帝居。废路塌平残瓦砾,破坟耕出烂图书。绿莎满县年荒后,白鸟盈溪雨霁初。二百年来霸王业,可知今日是丘墟。

诗经

拾得疏慵非觉晓,寒山懒惰不知归。声前一句圆音美,物外三山片月辉。

诗经

含桃豌豆喜尝新,罂粟花边已送春。岂谓单衣挥扇手,仍为败絮拥炉身。唾壶甫换痰仍满,药贴多夸料不真。火热冰寒但绝欲,世间疫疠本无神。

诗经

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一挥四百病,智刃有余地。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

诗经

镜面波光倒碧峰,半湖云锦万芙蓉。去年荡桨香风里,行傍石桥花正浓。

诗经

何事化工情愈重,偏教此卉大妖妍。王孙欲种无馀地,颜巷安贫欠买钱。晓槛竞开香世界,夜阑谁结醉因缘。须知村落桑耘处,田叟饥耕妇不眠。

诗经

不有岁寒时,若为松柏知。南方故多暖,此物宁能奇。漫道同生植,何云盛衰齐。不臣真浪说,难用空增悲。匠石令孰是,明堂那觉迟。玄都种桃者,一笑已前期。

诗经

病腹难禁七◇茶,小窗睡起日西斜。贫无隙地栽桃李,日日门前自买花。

诗经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诗经

贵游多爱向深春,到处香凝数里尘。红杏花开连锦障,绿杨阴合拂朱轮。凤凰尊畔飞金盏,丝竹声中醉玉人。日暮垂鞭共归去,西园宾客附龙鳞。

诗经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诗经

门有车马客,云是故乡人。执手前借问,乡语知情真。自云别故乡,观光京国尘。经商涉代北,薄宦往西秦。绣凤锦鸳鸯,金鞍紫骐驎。结交贵公卿,出入拥众宾。剧孟气方锐,郭解家不贫。但见三春花,宁思秋露晨。断蓬失其根,风沙欻漂沦。前途塞虎狼,故里荒荆榛。昔为横海鲸,今为

诗经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诗经

绮陌千年思断蓬,今来还宿凤城东。瑶台钟鼓长依旧,巫陕烟花自不同。千结故心为怨网,万条新景作愁笼。何时更伴刘郎去,却见夭桃满树红。

诗经

踏著秤锤硬似铁,痖子得梦向谁说。须弥顶上浪滔天,大洋海里遭火爇。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