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著和之汉阳

闻道驱征旆,行行至汉阳,初程微雨齐,满路落花香。
远宦心常适,青云去未妨。
惟余亲戚分,惆怅上河梁。

作品评述

诗词:《送李著和之汉阳》
朝代:唐代
作者:徐铉

闻道驱征旆,行行至汉阳,
初程微雨齐,满路落花香。
远宦心常适,青云去未妨。
惟余亲戚分,惆怅上河梁。

中文译文:
听说李著奉命出征,一路行至汉阳,
刚开始的旅程微雨纷飞,道路上满是飘落的花香。
身为远离故乡的官员,心境常常舒畅,再次追求功名并不妨碍。
唯独与我亲戚分离,心情感到惆怅,像是要上河梁(指离别的桥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徐铉写给李著的送别之作。诗人听说李著受命出征,送别他的时候,正好是春天,旅途上下着微雨,路边的花朵飘落香艳。诗人以远离家乡的官员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追求功名地位的理解和心境的舒畅。虽然李著要离开,但他的前程并不会受到影响。然而,诗人却感到与亲戚的分离,情感上有些惆怅。最后一句“上河梁”,意味着离别的桥梁,增加了离别的伤感情绪。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送别的情感,通过描绘旅途中的雨和花香,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别离时的心情和思绪。同时,诗人以自身的经历来寄托对李著前程的祝福,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功名的追求和对友情、亲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吕望甘罗道已彰,只凭时数为门张。世途必竟皆应定,人事都来不在忙。要路强干情本薄,旧山归去意偏长。因君指似封侯骨,渐拟回头别醉乡。

傍石根斜缀,澄波叶舒副。气涵流水润,冷彻内心虚。带月轩窗外,凝蓝雨露余。凭将摩诘画,雪里细寻渠。

蚱蜢髀多节,蜜蜂脾有香。藓痕分螺砢,兰颖聚琳琅。药谱知曾有,诗题得未尝。瓦盆风弄晚,彼拂一襟凉。

本烦专使入烟霞,灰冷无汤不点茶。寄语甬东贤太宁,难教枯木再生花。

惠我田畴,拯民水火,春满蜀东。更山连睥睨,长蛇隐雾,红移略约,扶握切,流星也。睢霓横空。人卧流苏行席上,公心事夕阑晨枕中。长自苦,算无人识得,只有天公。天教百般如愿,也应是、天眼惺_。看田间泥饮,门无夜打,水滨庐处,户有朝舂。拟上公堂,称兕爵酒,未抵人间春

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裹清。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

稔见银河派里人,眼高余子似纷纷。君今绰有前风烈,愿振家声稔旧闻。

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

白马金鞍游冶郎,醉携红袖上梅冈。银钿金雁春风里,指点江山坐夕阳。

虎口里转身,拳头上捏怪。胡乱三十年,起东山正派。不知过犯弥天大。

西风送残雨,吹尽檐际滴。稍稍江流清,湛此千顷碧。云收天倚盖,山静月衔壁。秋容日夕佳,真欲慰北客。

明从海上来,皎皎入我牖。何如登高台,对月把尊酒。问月月无言。浩歌诗千首,几人知此乐,此乐公所有。

我嗏今夜为情忙,又那得、工夫送巧。

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主襟如郭震,豪气似元龙。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天虽不可问,余庆后人钟。

长日无公事,闲围李远棋。傍观真一笑,互胜不移时。幸未逢重霸,何妨着献之。晴天散飞雹,惊动隔墙儿。

牡丹姚魏荔方陈,欧蔡亡来罕识真。纵使有文堪续谱,未知楷法属何人。

日可冷,月可热,凡夫倒用成磨灭。大道圆明一性通,春夏秋冬谁辨别。

南越长淮北眺燕,三书上彻九重天。毡寒驴重幽州雪,剑晓龙吟易水烟。齐好无移竽尚在,秦酬有爽璧终全。知音向近西湖上,却不当初早理弦。

昨日九月九,过了重阳节。今日忆重阳,陞堂何可说。拟欲问黄花,黄花虽有在东篱。拟欲问白醪,白醪虽有非我知。不如一时放下衲被幪头,从教门外飕飕,雨飕飕,幽州江品,采石渡头,三三两两钓渔舟。

登科精鲁史,为尉及良时。高论穷诸国,长才并几司。地倾流水疾,山叠过云迟。暇日琴书畔,何人对手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