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四明杜醇

杜生四五十,孝友称乡里。
隐约不外求,耕桑有妻子,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鲂鲤。
岁时沽酒归,亦不乏甘旨。
天涯一杯饭,风昔相逢喜。
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都城问越客,安否常在耳。
日月未渠央,如何弃予死。
古风久凋零,好学少为己。
悲哉四明山,此士今已矣。

作品评述

《悼四明杜醇》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杜生四五十,孝友称乡里。
隐约不外求,耕桑有妻子,
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鲂鲤。
岁时沽酒归,亦不乏甘旨。
天涯一杯饭,风昔相逢喜。
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都城问越客,安否常在耳。
日月未渠央,如何弃予死。
古风久凋零,好学少为己。
悲哉四明山,此士今已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悼念他的朋友杜醇而作。诗中描绘了杜醇平凡而守礼的生活,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惋惜之情。

诗词开篇,杜醇年过四五十,以孝友之名声誉在乡里。他隐约地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中,没有追求名利。他务农耕种,有妻子相伴,过着朴素的生活。他用藜杖牧养鸡和猪,用竹筒钓鱼。每逢节日,他买些酒回家,享受甘美之物,但从不过度奢侈。

即便在天涯他只有一碗饭,但当过去的朋友偶然相遇时,他们会感到喜悦。他能充分地谈论文辞、诗书,他的作品清新而洗练。他在都城的朋友常常询问他的近况,关心他的安危。

然而,尽管他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活着,日月还没有完全西沉,他却选择了离开人世。这让人感到无比惋惜。古风凋零,好学之人寥寥可数。王安石以悲痛的语气表达了对杜醇的深深怀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深沉的悼念之情和对朋友逝去的惋惜之意贯穿始终。通过描绘杜醇平凡而守礼的生活和他的文学才华,王安石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感慨。这首诗词既是对已逝友人的追思,也是对生命的反思和警示。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标格真清挟雪霜,母听新咏觉神伤。茶分鸿渐经中味,菊爱龟蒙赋时香。圃积玉多知学饱,囊装金少为贪忙。向来笑疾难医在,老笔空钞十卷方。

莫论尘土与烟霞,收拾襟怀即我家。絮帽蒙头霜月下,水村深夜看梅花。

中兴自是还明主,访旧胡为属老臣。从古风云由际会,归欤聊复养吾真。

鹁鸠晴雨报人知,更问农家底事宜。村落泥干收麦地,稻田水满插秧时。

沂水春风弄夕晖,舞雩意得咏而归。为何与点狂曾晢,个里须参最上机。

侏儒未用笑先生,孟博聊堪揽辔行。学有人民可尝试,诗须山水与逢迎。边夷岂识朝廷治,耕钓唯知吏政平。台阁时清多俊彦,萧生雅意未宜轻。

何人头不白,我白不因愁。只被人多欲,其如我不忧。不忧缘不动,多欲为多求。年老人常事,如何不白头。

至厚至深,其动也刚。精诚默通,或出其藏。神之言归,化斯有光。相我炎圃,万世无疆。

霜鬓我独谪宦,猬须子合封侯。老拙何劳咄咄,疏慵且复悠悠。

夜深青女湿微妆。

箅物昭陈,工祝告具。维羊维牛,孔硕孔庶。有嘉维声,加食宜饫。敛时五福,永膺岂胙。

西北有高楼,窈窱入空碧。徙倚遍栏干,杨花满行迹。不见行人归,但有杨花白。披襟向春风,为我传消息。春风不见知,此意无人识。

千金用尽教琵琶,一旦长抛巷柳花。回首红颜似尘土,绿珠不属季伦家。

田文养士天下无,撞钟列鼎倾金珠。入关几作秦囚拘,当时贵客如橛株。仓皇脱死托小夫,嗟哉所养非所需。

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

华鲸吼粥月朦胧,满意枝筇落手中。金碧三分录鹫岭,烟云高峙补陀峰。一贫未辦壮大严供,九品坚持忆念功。欲问耳极参透处,晓寒山静数声钟。

自见梅开后,相看不暂离。只因愁落去,不忍看繁时。佳实羹堪味,遗音角可期。牡丹专富贵,春尽却空枝。

几年乘兴住南吴,狂醉兰舟夜落湖。别后鹤毛描转细,近来牛角饮还粗。同餐夏果山何处,共钓秋涛石在无。关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绕寰区。

所惧子不孝,何愁父失慈。涕流分出日,天定感还时。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