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七夕》
拼音和注音
yì dé shào nián zhǎng qǐ qiǎo , zhú gān tóu shàng yuàn sī duō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头上:1.头的上方;头顶。2.指时候,时间的某一点。3.先,前头。4.方位词。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年长:年纪大或相比较年纪大。
竹竿:1.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2.竹子的主干。3.指竹子。
乞巧: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
竿头:竹竿的顶端。比喻至高境界。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忆得少年长乞巧,竹竿头上愿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