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雪

岁日雪亦好,今日差可忧。
盈尺望已足,太多民始愁。
谷价起如涌,城郭饥者稠。
后期无乃迟,春郊多麦麰。

作品评述

诗词:《戊辰雪》

【中文译文】
岁日雪亦好,
今日差可忧。
盈尺望已足,
太多民始愁。
谷价起如涌,
城郭饥者稠。
后期无乃迟,
春郊多麦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百姓困境的关注。诗人认为雪是美好的,但当下的局势却使人忧虑。尽管雪已经下得很厚,但是国家的状况让人民开始忧虑起来。粮食价格飞涨,城郭中饥饿的人越来越多。诗人呼吁在这个时期不能再拖延了,因为春天即将来临,郊外的麦麰已经丰收。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时刻,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关切。诗中的"岁日雪亦好"表明诗人对雪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意味着雪的来临代表着某种变化。"今日差可忧"一句则直接点出了当下的困境,使人感受到诗人的忧虑之情。接着,诗人通过描述粮价飞涨和城市中饥民的增多,进一步凸显了困难的现实。最后,诗人呼吁不要再拖延,暗示着时机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盼。

整首诗以简短的词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呼唤,通过描绘冰雪的美景和社会困境的对比,使得读者既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赏析,又能深刻地体会到他对民众疾苦的关切,展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怀之情。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向来襆被出关时,恩大身犹草芥微。仅有两生携酒送,不舅二谏得诗归。负杨临贺滔滔是,客卫将军落落稀。老接亲朋惟野服,寄声夷甫莫朝衣。

贮雪成酥饤玉盘,劝郎抄取一匙餐。金针指冷愁花冻,侍婢添香却夜寒。

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卢子不须従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二虫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君不见鷃滥堆,决起随冲风。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二虫愚智

身在山中不见山,却因远看更孱颜。煌煌三秀如堪采,拂石眠云未忍还。

亭栏下望汉江水,浮绿无风写镜明。日脚穿云射洲影,槎头摆子出潭声。樯帆落处远乡思,砧处动时归客情。使者徘徊有佳兴,高吟不减谢宣城。

骤雨送残雪,山涧没半膝。悠悠入深溪,想复高数尺。赤土流水红,青土流水碧。寸步阻烂泥,诗眼返自德。维兹九江路,巴蜀通大驿。今事既不然,取道浮梁侧。西偏数巨港,春涨辄泛溢。无桥复无船,仆曹为予戚。老夫负胆气,动为万里役。江河淮湖间,径度无怖色。恭惟天所棐,岂不

天下无双双井黄,遗编犹作旧时香。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载功名纸半张。使我诗篇如许好,关人身事亦何尝。地炉火暖灯花喜,且只移家住醉乡。

驱车发颍川,回望失嵩少。霜气塞层空,黯澹寒日晓。原田际天平,百里见飞鸟。累累道傍丘,石兽卧衰草。不知谁氏碑,剥裂偶未倒。支离见隶字,书带汉笔妙。遗坟不可问,文彩竟何效。永年恃金石,此计久可笑。昔游已三岁,存殁伤怀抱。饱谙人世忧,安得身不老。

千里追奔两蜗角,百年得意大槐宫。空余祗夜数行墨,不见伽朵一臂风。俗眼只如当日白,我颜非复向来红。浮生不作游丝上,即在尘沙逐转蓬。

秀水先生今杰才,崎岖山径滞蓬莱。飞笺岳麓吟秋草,把酒襄阳醉腊梅。东郡政声无岂弟,南楼风月且徘徊。朝廷选用多英俊,早晚刘郎即到来。

雏鹤兼留下,单车出柳烟。三年两殊考,一日数离筵。久别湖波绿,相思岳月圆。翠萝曾隐处,定恐却求仙。

登城望西崦,数家斜照中。柴荆昼亦闭,乃有太古风。惨淡起炊烟,寂历下钓筒。土瘦麦苗短,霜重桑枝空。恐是种桃人,或有采芝翁。何当宿楼上,月明照夜舂。

柴门闽寂人少过,尽日观书口自哦。馀地不妨添竹木,放教啼鸟往来多。

自从住山来,未尝离於山。予爱山之静,山亦多予閒。閒静两相得,悠然真意存。白云乃知此,难与躁者言。

吏事纷俗语,新诗因难成。朝来见梅花,诗兴还自生。江头十日雨,云色开小晴。高山带微雪,北客眼为明。应怜此花开,与雪犹争衡。天公翦六出,未敌枝上英。萧然北窗下,冰壶看斜横。坐想南山中,晚风千树清。平生一尊酒,肯为桃李倾。幽香莫零落,送我扁舟行。

香雾回翔八景舆,帝觞邀我适华胥。戏将余沥作零雨,旋有六花飞太虚。意恐混沦凝祖气,心疑圆峤没归墟。题诗不作人间语,呵手残炉小楷书。

观象楼前奉末班,绛峰只似殿庭间。今日高楼重陪宴,雨笼衡岳是南山。

肃灵兑景。承配秋坛。云高火落。露白蝉寒。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耀。祥禽雪映。司藏肃杀。万宝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逝川常东流,白日易西没。悠悠天地间,二物何飘忽。促迫于生人,绿鬓成华发。昧者不自知,终朝常汩汩。利欲沈厥身,其本已先蹷。孰若缮真性,以自固灵骨。

去时风雨客匆匆,归路霜晴水树红。一抹淡山天上下,马蹄新出浪花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