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此日河生旧俗传,相公同众乐沙堧。
迎舟戏羽来低岸,罥席游丝落半天。
佳句独高珠履上,贵名都忘玉樽前。
明年盛会知难再,行看还朝百辟先。

作品评述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一天,御河上的旧俗仍在流传,司徒侍中与众人一同在沙堧上欢乐。欢迎的船只戏弄羽毛,低靠在岸边,罥席上的游丝落下,几乎触及天空。佳句独具高雅,像珍珠镶嵌在履鞋上,贵族的名字都忘却于玉樽之前。明年的盛会难以再知,只有行走观看,然后回朝迎接百官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的先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在御河上游玩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上的欢乐氛围,船只上的戏弄和游丝的飘落,展现了人们在春日的河上游玩中的快乐和放松。通过描述司徒侍中的高雅佳句和贵族的忘情欢乐,诗人表达了对这场游玩的珍视与感慨,并暗示明年再度欢聚的难以预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春日游河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欢乐和闲适的氛围。诗中的"罥席游丝落半天"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游丝的轻盈和飘扬,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而"佳句独高珠履上,贵名都忘玉樽前"一句,则揭示了司徒侍中高雅的才情和贵族们在欢乐中忘却尊号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游玩的投入和忘我。整首诗词以欢乐和快乐为主题,通过细致的描绘和抒发,展示了作者对春日游玩的深深喜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约客探名胜,停辀得所欣。山寒多作雨,洞古不收云。夜宿听鸣鹿,晨斋饤野芹。黄冠尤喜事,添注石炉熏。

梅黄收宿雨,山绿呈层巅。高轩荫修竹,朱槛俯流泉。雅致轶天外,俗物无眼前。笑人声利场,蛾眉竞争妍。半生政坐拙,州县空回旋。自视甘寂寞,何心慕华鲜。南坡吾菟裘,杖履有厚缘。暇日领佳客,颇办沽酒钱。愧无丝与竹,后堂欠彭宣。何以侑谈笑,赖有兹山川。送鸿烦远目,落雁

未抵如来智,通明成大慧。用处不换机,隐显头头是。

九星台下煎茶别,五老峰头觅寺居。作得新诗旋相寄,人来请莫达空书。

见诵甘泉赋,心期折桂归。凤雏皆五色,鸿渐又双飞。别思看衰柳,秋风动客衣。明朝问礼处,暂觉雁行稀。

独荐因公道,孤寒去若何,遥装行李少,近事祖筵多。小雪飘嵩岳,微冰结汴河。归来乘驷马,林下愿重过。

平原池阁在谁家,双塔丛台野菊花。零落故宫无入路,西来涧水绕城斜。

脑脂侵眼耐昏眵,诗卷犹便小字题。浪信奇方须损读,即今刮膜胜金篦。

天色熔成水,蟾光链出银。碧香三酌半,玉笛一声新。小婉还清壮,多欢忽苦辛。何人传此曲,此曲怨何人。

尘土满城黑,出城双眼宽。山川秋意恶,风雨晚潮寒。物象飒以变,泥污不可蟠。英豪重节概,儿女感衰残。霜老琱弓劲,风焦画鼓乾。蛟螭正无赖,好掷六鳌竿。

斜景下天末,烟霏酣夕红。余晖染江色,潋灩琥珀浓。我从落日西,忽到大江东。回首旧游处,曛黄锦城中。药市并乐事,歌楼沸晴空。故人十二阑,岂复念此翁

檐雨滴更残,思君安未安。湘川闻不远,道路去寻难。吟鬓霜应蚀,禅衣雪渐寒。倚松因独立,一鸟下江干。

玉炉百和发虔心,信香一炷,氤氲缭绕。来往盘旋,结成华盖。报天地恩覆载。报日月照临之德。报国王水土,丰荣快乐,报父母恩怜爱。上谢祖师圣教,丹阳师父传派。红尘普度,全真大教,丘王长在。太古居宁海。共三人暗合法界。愿皇王万岁,千秋臣宰。请门人拜。南狱一首,俱未注

才出胞胎便逸群,周行七步独称尊。当时若见云门老,不到如今累子孙。

天下太平今有象,宫中行乐但迎新。万年枝上看春色,三素云中望玉宸。

鬼气苍黄棘叶红,昔时人血此时风。相怜极目无疆地,曾落将军一阵中。

秦关老月几亏盈,长照诗人白发明。一死一生沤起灭,未应於此见交情。

朱阑六曲旧池台,甲帐珠帘已劫灰。旧鬼烦冤新鬼哭,前人遗怨后人哀。谁将天地为棺椁,忍见英雄化草莱。惆怅故园犹未返,野花无主为谁开。

两鬓萧萧华发生,欲寻江上白鸥盟。皇恩却许陪鹓鹭,重听景阳钟鼓声。

晓色未分明,敲动月边鼍鼓。卯酒一杯径醉,又别君南浦。春江如席照晴空,大舶夹双橹。肠断斜阳渡口,正落红如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