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作品评述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翻译及注释

翻译
  雪巧妙地沁入兰花的花心,悄悄地粘上春草的草芽。仿佛想挡住了春风送来的温暖。雪花在碧瓦上很快融化,我知道昏暮时的寒意还很浅。桥面上行走,像漫步白云浮天。池沼澄净如明镜一般,雪花把万物打扮得轻柔细软。我想故乡必是落雪天寒,那里的层层帘幕四垂未卷,阻误了初归的双燕。

  杨柳才染上青色,初生的柳叶都变成千万只白眼,刚开的杏花也由红脸变成粉妆素面。当年的王徽之雪夜间去访旧友,到门口却又不见而返,因他根本不在乎见与不见。雪路难行,司马相如迟赴了兔园的高宴。深闺中又把熏炉点燃,赶制春衫的针线也开始放慢。只怕那穿凤纹绣鞋的佳人挑菜回来时,在灞上再与你相见。

注释
①甲:草木萌芽的外皮。
②行天入境:唐韩愈《春雪》“入镜鸾窥诏,行天马度桥”,以镜和天来喻地面、桥面积雪的明净。
③“旧游”句:晋王子猷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安道,至其门,未人即返,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
④“后盟”句:司马相如参加梁王兔园之宴,因下雪而迟到。上苑即兔园。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赏析

  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到南宋时,咏物词已进入成熟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更重视写作技巧和形式美。史达祖的这首咏物词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千姿百态。此词大概作于词人独处异乡时的某年初春。

  词的开头便紧扣节令,写春雪沁入兰心,沾上草叶,用兰吐花、草萌芽来照应“新暖”。春风怡怡,花香草绿,但不期而至的春雪却伴来春寒,“东风”、“新暖”一齐被挡住了。“巧沁”、“偷粘”,写的是在无风状况下静态的雪景。“谩凝”二句引申前意。春雪落在碧瓦之上,只是留下了薄薄的一层,“难留”二字更进而写出薄薄的积雪也顷刻消融,由此透出了春意。唐代祖咏《终南望馀雪》诗曾云:“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傍晚,又值下雪,理当寒冷,而暮寒“较浅”,更可见出确乎是春天即将要来临了。“行天入镜”二句,是全词中唯独正面描写春雪的。韩愈《春雪》诗云:“入镜鸾窥沼,行天马渡桥。”意谓雪后,鸾窥沼则如入镜,马度桥则如行天。以镜与天,喻池面、桥面积雪之明净,这里即借以写雪。“轻轻纤软”四字,写出了春雪之柔软细腻。天气并不严寒,又无风,雪花不易凝为大朵。因此,它才能沁入兰心,粘上草甲。前结两句,宕开一笔,以“料”字领起,展开想象。史达祖生于高宗绍兴末年,其祖籍是汴京,无缘省视家乡。此处“故园”当指他在临安西湖边的家。其《贺新郎·西湖月下》词有“同住西山下”之句,西山即灵隐山。这里用双燕传书抒发念故园、思亲人之意。重帘不卷乃“春雪”、“暮寒”所致,春社已过,已是春燕来归的季节,而重帘将阻住传书之燕。睹物伤情,异乡沦落之感溢于言表。

  过片续写春雪中的景物。柳眼方青,蒙雪而白;杏花本红,以雪见素,状物拟人,笔意精细。接着笔意一转,连用两典写人。“旧游忆着山阴”,用王徽之雪夜访戴逵,至门而返的典故:“后盟遂妨上苑”,用司马相如雪天赴梁王兔园之宴迟到的故事。梅溪颇具浪漫气质,面对一派雪景,不由想起古之文人雅士踏雪清游的情景,不禁心向往之。“熏炉”二句,上承“障新暖”及“暮寒较浅”之意。春天已来临,春雪却意外降临,使闲置不用的“熏炉”重又点起;春雪推迟了季节,冬装还得穿些时候,做春衫的针线且可放慢。后结二句补足前两句。“凤鞋”系妇人饰以凤纹之鞋。“挑菜”指挑菜节。唐代风俗,二月初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游观其间,谓之挑菜节。宋代沿袭了这种风俗。“灞桥”句又用一雪典。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郑綮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这里扩展开来说,暗示即使到了挑菜节,仍是寒气未褪,人心倦出的因素仍在,暗示出词人心境在这大地复苏时节的凄凉仍旧。江浙一带有民谚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挑菜节下雪不足为怪。

  这首咏雪词立意上虽无特别令人称道之处,却给人以美感,而成为梅溪咏物词中又一名篇,其妙处全在于其精工刻划。此词题为“咏春雪”,却无一字道着“雪”字,但又无一字不在写雪。且全词始终紧扣春雪纤细的特点来写,“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之春雪,决不同于“战罢玉龙三百万,败残鳞甲满天飞”之冬雪,“碧瓦难留”、“轻松纤软”均准确把握了春雪的特征。这首词咏物又不滞于物,前结及下片“旧游”以下六句,均不乏想象与议论。虚笔传神,极有韵味。梅溪精于锻句炼字,如“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这一联,以柳芽被雪掩而泛白称之“白眼”,又以杏花沾雪若女子涂上铅粉,而谓之“素面”。在不经意中用了拟人手法。“青未了”、“红欲断”,准确地把握了分寸,笔致细腻,空灵而不质实。后结二句,《花庵词选》谓其“尤为姜尧章拈出”,陆辅之《词旨》也将其录为警句,其长处也在于含蓄蕴藉。“凤鞋”借指红妆仕女,“挑菜”点明节令,“灞桥”隐含风雪。用一“恐”字领起,显得情致婉约,清空脱俗。姜夔评梅溪词“奇透清逸”,此词可为代表。

作者介绍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祖籍汴(今河南开封)。宁宗初韩侂胄擅权,爲韩堂吏。开禧三年(一二○七)侂胄败,被处黥刑。工词,有《梅溪词》一卷传世。今录诗二首。

诗词推荐

祸来患至不由人,土地伽蓝固弗灵。

东风

灵其顾思,降福来萃。天子受之,饴尔在位。神既享矣,福既均矣。豆斯入矣,礼之成矣。

东风

金公姹女到黄家,活捉苍龟与赤蛇。偃月炉中烹玉蘂,朱砂鼎里结金花。奔归气海名不骥,飞入泥丸是白鸦。昨夜火龙争战后,雪中微见月钩斜。

东风

羊公风绩几经秋,独绕龟趺为少留。欲问荆人寻旧事,一江清泚自东流。

东风

宫娥白首出宫门,却入闲房亦是恩。欲浣故衣还袖手,为中怜有御香存。

东风

普贤行愿等三千,正是清明首夏天。要是见大人境界,月明常照御楼前。

东风

小小平栏容易攀,栏边杨柳又成班。是非荣辱不到地,南北东西都见山。但解心宽长有趣,不因境胜始能闲。从今与子安心诀,外物由来总不关。

东风

大唐国里千年圣,王舍城中百亿身。却指容颜非我相,自言空色是吾真。深殿虔心随宝辇,广庭徐步引金轮。古来贵重缘亲近,狂客惭为侍从臣。

东风

秋色日渐深,老心日益懒。倦即下堦行,闲来弄书卷。广陌多风尘,见说难开眼。侯门已是深,帝阍又复远。

东风

人心不忘乡,矧余客已久。送君江南去,秋醉洛阳酒。赠言幽径兰,别思河堤柳。征帆暮风急,望望空延首。

东风

苍官森古鬣,此君挺刚节。中有调鼎姿,独立傲霜雪。

东风

闷见有人寻,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涧水,明月照松林。醉劝头陀酒,闲教孺子吟。身同云外鹤,断得世尘侵。冥心栖太室,散发浸流泉。采柏时逢麝,看云忽见仙。夏狂冲雨戏,春醉戴花眠。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不求朝野知,卧见岁华移。采药归侵夜,听松饭过时。荷竿寻水钓,背局

东风

六朝宫苑帝王州,何事兴衰若置邮。可是战争收拾后,却将歌舞破除休。千门尽锁梧桐雨,万堞深笼薜荔秋。试陟雨花台上望,夕阳烟水替人愁。

东风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东风

昔年曾共醉兰舟,明月闲情忆旧游。独客荒村空向暮,异乡多病厌逢秋。残烟古戍闻寒笛,落日枫林见驿楼。为报别来憔悴甚,漫因樽酒一销忧。

东风

江边回首见峥嵘,砥柱颓波气象狞。三面好山俱觌面,一泓寒绿不闻声。月从康节诗边吐,风向包羲易里生。如此生涯天未老,更须著脚外间行。

东风

雨湿松阴凉,风落松花细。独鹤爱清幽,飞来不飞去。

东风

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幸论开济力,已实海陵仓。

东风

中天有台阁,知问汝何能。世路信薄命,吏曹须异称。北归甘醉叟,西上且聋丞。执友论文地,能地兴可乘。

东风

作尉孜孜更寒苦,操心至癖不为清。虽将剑鹤支残债,犹有歌篇取盛名。尽拟勤求为弟子,皆将疑义问先生。与君相识因儒术,岁月弥多别有情。

东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