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

近知尽室入烟霞,儿女甘贫惯食鲑。
方外何人差可友,岁阑底处定为家。
江城潮盛漫秋卤,驿道风高卷霁沙。
子拾堕樵归未得,能无借地种桃花。

作品评述

《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是宋代诗人吴说所作。这首诗描述了自己龙宫底下观察人间的场景和感受。

诗中第一节描绘了近知尽室入烟霞的景象,意味着作者看到了尘世间的繁华和纷扰。儿女甘贫惯食鲑,意味着儿女们习惯于穷苦,仅能享受美食。然而,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作者的心灵却渴望追求真正的友谊。方外何人差可友,岁阑底处定为家,意味着作者希望在世俗之外的地方寻找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并与之共同定居。

第二节描绘了江城潮盛、秋卤漫溢的景象。江城指的是繁华的城市,而潮盛则象征着繁荣和热闹。卷霁沙表示风势高涨,天空清朗。这一描绘象征着世界的变幻莫测、热闹而喧嚣。然而,在这繁华的城市中,作者感到自己仍未能够栖身,心中渴望着回归简朴的生活。

最后一节描述了子拾堕樵归未得,能无借地种桃花。子拾可能指代作者自己,堕樵归表示从山林中下来,未能找到落脚之地。能无借地种桃花则体现了作者内心追求自由、自主的愿望。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疑惑和追问,对于自由和友谊的向往。他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上简朴而自由的生活。

诗词推荐

[黄钟为角]有出相藏,伏见靡常。相我国家,鉴观四方。视罔不正,终然允藏龙卧虎。神其来格,明德声香。

凝伫虚亭未惬心,清光隐隐隔疏林。欲观玉鉴呈全体,独倚朱栏到夜深。

人中林下现,名自有闲忙。建业红尘热,栖霞白石凉。倚身柽几稳,洒面瀑流香。不似高斋里,花连竹影长。

乡书曾擅秀,父任此为郎。却捧三铨檄,归称百岁觞。淮山瞻晓堠,皖浦转春樯。无累徒劳叹,廉车伫荐章。

刹刹现形仪,尘尘具觉知。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日暮风涛稳,扁舟泊此隅。云山归梦杳,邻舫语音殊。片月寒江永,平沙旅雁孤。无才合漂泊,不敢恨穷途。

缚茅为屋倚山椒,名姓人传太古樵。白石晓炊云出甑,清泉夜酿月盈瓢。钓鱼懒过双溪堰,驱犊时临独木桥。寄谢长官休物色,多年洗耳向唐尧。

东郊日日唤春催,得意晴天浩荡来。病客强因寒食起,新花不为老人开。尘埃边叟抛书卧,鼓吹山翁倒载回。欲问湖光几时净,试容扶杖独徘徊。

落泊粗官冷,婆娑小阁深。身劳常簿领,兴在即山林。幽砌封苔晕,虚棂过竹阴。眼前无限意,清赏得知心。

澹澹双蛾疏秀。为谁频皱。落花何处不春愁,料不是、因花瘦。锦字香笺封久。鳞鸿稀有。舞腰销减不禁愁,怕一似、章台柳。

游宦无功坐免归,谁令盘筋极甘肥?锦鳞差尾鱼登俎,绣羽骈头雉触机。桑落满壶春盎盎,雨前輚磑雪霏霏。残年何地酬君赐,自古羁臣厌蕨薇。

柳堤九曲暗青丝,画戟丛中昼影迟。传说姑苏新乐府,只缘太守例能诗。

日日日东上,日日日西没。任是神仙容,也须成朽骨。浮云灭复生,芳草死还出。不知千古万古人,葬向青山为底物。

樗栎非时用,悠悠任散材。自归孤嶂下,已是十年来。世虑消除尽,閒门不得开。相过但清话,懒不置茶杯。

闲园多好风,不意在街东。早早诗名远,长长酒性同。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莫遣经过少,年光渐觉空。

行行觅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白石先生小有洞,黄芽姹女大还丹。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但恐长生须有籍,仙台试为检名看。

断岸留孤棹,层台耸近城。雁传他邑信,鸥背去年盟。岁片雪多思,一枝梅有情。何人在楼上,吹笛暮寒生。

酒灯棋雨忆昏黄,那得佳朋话此肠。豪气已随烟柳折,未能除得作诗狂。

纳谏廷臣免犯颜,自然恩可霸江山。姚兴侍女方承宠,放出宫闱若等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