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县君挽词

两大推平日,三从播後声。
忧劝登上寿,箫鼓闭佳城。
缌布千人从,松楸十里行。
哀荣动邻里,点笔竞诸生。

作品评述

《寿安县君挽词》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寿安县君,您离开之后,两大推平日的功绩,三从播放悼念的乐声。忧心忡忡地劝告您登上寿康之地,箫鼓声闭合了美好城池。缌布制成的服饰,千人共同送行,松楸树林伴随您的灵柩行进十里。哀荣之情动摇着亲邻们的心,点筆竞相书写吊唁的文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寿安县的一场葬礼场景。寿安县君离世后,人们齐聚一堂,表达对他的追思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葬礼的细节,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场普通人的葬礼,展现了人们面对死亡时的情感和思考。诗中提到的"两大推平日"指逝者在世时的功绩和贡献,"三从播後声"指在葬礼上奏响的乐曲。诗人用"忧劝登上寿"来表达对逝者灵魂得到安宁和寿康的祝愿,"箫鼓闭佳城"则暗示了丧礼的庄重和肃穆。

诗中还描绘了送葬队伍的场景,"缌布千人从"形象地展示了众多亲友们以及支持者们的哀悼之情。"松楸十里行"则是描绘了葬礼队伍行进的壮观景象。整个诗词通过对葬礼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逝者对亲邻们的影响,以及社区中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寥寥数语之间,透露出对逝者的敬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它教人们珍惜生命的宝贵,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同时也呼唤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霜吹柳叶落都尽,鱼吃雪花方解肥。醉卧糟丘名不恶,下来盐豉味全非。饔人且莫供羊酪,更买银刀三尺围。

金舆晨动暖风微,比屋欢呼望帝晖。天喜宴开祈福地,云深香满侍臣衣。九韶凤舞当双阙,万烛龙趋护六飞。为与吾民同乐事,月寒犹未下端闱。

自己阳生,正是中虚,静极动时。默地雷微震,冲开玉户,天心朗彻,放下帘帏。真火冲融,灵泉复凑,不昧谷神何险危。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中中二土成圭。意眷恋浓如母护儿。这恍惚真容,不空不色,窈冥妙象,无识无知。命住丹圆,全真体道,奋志精修休自迟。收功了,

谁送凉蟾消夜暑。河汉迢迢,牛女何曾渡。乞得巧来无用处。世间枉费闲针缕。人在江南烟水路。头白鸳鸯,不道分飞苦。信远翻嗔乌鹊误。眉山暗锁巫阳雨。

北渚牵吟兴,何妨语夜阑。天宽云出谷,春至草生滩。练练长江静,骎骎半臂寒。老翁扶杖立,空对烂银盘。

挂梁龙骨经时蛰,井井黄云秋已及。十日不雨民未急,使君日膳长蔬湆。澄空飒飒云雾入,馌妇休眠儿觅笠。村舂化出云子粒,市上明朝升二十。农家语圃商语贾,恒愿使君无疾苦。自今一饭吾腹果,健看将母从箫鼓。冯翊扶风天尺五,见说严陵在何所。诏书夺去万舌吐,九重欲扣君门阻。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麦秋天气,正玉杓斡暑,熏弦鸣律。浴佛生朝初过也,还数佳辰三日。筮水呈祥,梦态叶庆,宝运符千一。太平朝野,异人端为时出。须信家世蝉联,乃翁遗范在,子孙逢吉。雾隐巢云聊寄傲,行矣飞英腾实。瀑布泉清,炉峰气秀,光映霞觞溢。萱堂争看,彩衣红堕双橘。

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天行帝出震,其位生物元。不周偾西北,川乃东南奔。宁知六鳌死,竟使二山沦。不有是难倾,孰维大块根。尝闻周官说,实惟天帝孙。神灵所镇守,民物斯芘存。幽明吻一理,有道

夏雨渴久矣,秋苗忧杭然。至诚通祝版,灵贶逐香烟。桐祓应无讼,囷仓定有年。曹公三大堰,一夜满民田。

疏爽岩边寺,秋登更晚晴。连冈横野断,远水隔林明。废井余荒甃,残碑有旧名。几经兵火劫,禾黍徧新耕。

伦魁玉季乐群英,更有新醅属步兵。饫勉茂才争贾勇,尽从击楫不留行。共酬露冕吹铙意,好近毡书淡墨荣。北海清樽今劝驾,梦回池草倍知名。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雨意生凉,云容催暮。画楼人倚阑干处。柳边新月已微明,银潢隐隐疏星渡。今古佳期,漫传牛女。一杯试与寻新句。幽怀冷眼是青山,旧欢往恨浑无据。

新绿深深嫩更黄,非花非草定何香。故山草木皆余爱,最爱抽梢竹过墙。

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月带虾蟆冷,霜随獬豸寒。水云低锦席,岸柳拂金盘。日暮舟中散,都人夹道看。

断肠人去春将半。半将春去人肠断。归客倦花飞。飞花倦客归。小窗寒梦晓。晓梦寒窗小。谁与画愁眉。眉愁画与谁。

科斗忽安在,蛙声豪有余;虽成两部乐,恨失一编书。忿怒缘何事?号呼可奈渠。厨人不遐弃,犹得伴溪鱼。

圣明朝,旷典乘秋举。大飨本仁祖。九室八牖四户。敕躬齐戒格堪舆。盛牲实俎。并侑总稽古。玉露乍肃天宇。冰轮下照金铺。燎烟嘘呼。郁尊香,云门舞。仿佛翔坐,灵心咸嘉娱。众星俞美,光属照熉珠。清晓御丹凤,湛恩遍浃率溥。欢声雷动岳镇呼。徐命法驾,万骑花盈路。献胙慈极,

庭空不张爵萝,林静可窥鸟窠。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