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士奇的《为行俭题五杏图赠院判蒋主善》
拼音和注音
xī shí lú shān xiān xìng huā , qiān shù wàn shù rú dān sh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昔时:往日;从前;以前。
丹砂:丹砂dānshā同“丹沙”。一种矿物,炼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颜料,也可入药。又叫辰砂、朱砂。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原诗
昔时庐山仙杏花,千树万树如丹砂。
照岩炫谷总春色,功成仙驾登紫霞。
淮南蒋氏今董奉,父子声名万金重。
圣朝国医非一手,蒋氏奇能比星凤。
凤池舍人写此图,贤贵固与凡民殊。
玉堂学士经济具,何啻报功论五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