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
燕娇莺巧。
只是参军老。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
尊前好。
缓歌低笑。
醉向花间倒。

作品评述

《点绛唇》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
燕娇莺巧,只是参军老。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
尊前好,缓歌低笑。
醉向花间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春雨和春风,作者问谁染成了江南的绿草。燕子娇美,黄莺婉转,只有参军的老兵们才能体会到这种美好。诗人思考了红尘世界的变幻和不易,红尘中的烦恼和忧伤让人痛苦不堪。然而,在亲近的人面前,他可以放松歌唱,轻声笑语。他借酒浸醉,倒在花丛间,逃避现实的痛苦。

赏析:
《点绛唇》以简洁而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世事的思考。诗中运用了春雨、春风、江南草、燕子、黄莺等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作者通过描述参军老兵和红尘中的愁苦,凸显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常。然而,在亲近的人面前,他可以放松自己,以歌声和笑语表达内心的愉悦。最后,诗人以酒醉和倒在花间的形象,表达了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诉求。它既有对红尘世界的痛苦思考,又有对美好的追求和对逍遥自在的向往。该诗词在揭示人生哲理的同时,也给人以情感抚慰和美好的想象。

作者介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诗词推荐

雪尽虚檐滴,春从细草回。德人泉下梦,俗物眼中埃。久立我有待,长吟君不来。重玄锁关龠,要待玉匙开。

宋词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宋词

石门仙人云霞裳,飘飘飞佩来山房。松间看鹤不相见,灵风满路馥天香。

宋词

天子龙楼瞥见妆,芙蓉团殿试罗裳。水风凉好朝西坐,专把书经教小王。

宋词

年年春色客中看,不管今年行路难。行到西湖春正好,万重杨柳傍栏干。

宋词

易地开山闢广居,静中妙趣契真如。自怜至老无闻达,抛却儒书读化书。

宋词

选物随人意,轻帆百里间。舟痕风力健,客枕橹声闲。山合尘踪断,秋高爽气还。望州相见处,蓦直透三关。

宋词

残本宋有目无诗。他本皆无。

宋词

修修万竹压康庄,碧玉椽围一尺强。雪节烟梢谁暇赏,马蹄车辙可怜忙。帽边忽堕吹香句,肘後旧传医俗方。更觉清游天所惜,坐来飞雨度横塘。

宋词

渡船帆饱如张弓,条忽世界寒浺瀜。堪舆无垠日夜泛,浩浩元气蓬蓬风。湖光日色不可辨,但见水精火齐合集成虚空。波臣川后敬爱客,约束秘怪驱鱼龙。大千总作大圆镜,光中飞度迷西东。苍茫一身无四壁,八方上下惟孤篷。毛仙出迎笑相问,何乃自苦荒寒中。吾生盖头乏片瓦,到处漂摇

宋词

王瓜未亦方牵蔓,李子才青已近樽。我最年高杂年少,风流还有杜陵孙。

宋词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宋词

望见人家了,犹须转一坳。寺从滩背出,船向柳边捎。问酒寻溪馆,呼儿解腊包。三杯亦径醉,世事且权抛。

宋词

洞口迷离春复秋,几人幽赏赋来游。云封乱石桃花少,月照平湖茂草稠。粉黛三年空不语,溪山万古尚含愁。只今惟有长堤柳,犹似依依念故侯。

宋词

鸾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致成尧舜升平代,收得夔龙强健身。抛掷功名还史册,分张欢乐与交亲。商山老皓虽休去,终是留侯门下人。

宋词

鸟依山,鱼依湖,但有所有无所无。轻舟沿泝穷远近,肩舆上下更传呼。翩然独往不携孥,兼擅鱼鸟两所娱。困依岩石坐巉绝,行牵翠蔓随缠纡。道逢懃思访其庐,诵诗清切秋蝉孤。隐居羞踏陌上土,何人起爱轮下蒲。水南巷中罗百夫,鸡鸣朝谒至日晡。人生变化安可料,怜汝久遁终无图。

宋词

沩山牛加字,鼻孔皆相似。牧人执杖看,免惹闲公事。

宋词

霜余荆吴倚天山,铁色万仞光铓开。麻姑最秀插东极,一峰挺立高嵬嵬。我生智出豪俊下,远迹久此安蒿莱。譬如骅骝踏天路,六辔岂议收驽骀。巅崖初冬未冰雪,藓花入屦思莫裁。长松夹树盖十里,苍颜毅气不可回。浮云柳絮谁汝碍,欲往自尼诚愚哉。南窗圣贤有遗文,满简字字倾琪瑰。

宋词

参军过我夷白庵,为言廊庙高岩岩。故人谁为国柱石,临川先生危大参。猥蒙问及且见讶,十载尺书无一缄。忆昔相从客燕赵,削去崖岸无猜嫌。辱陪五更佐三老,劝讲《六经》陈二南。御史不容丞相忌,司隶侧目宫臣谗。脱身党籍走吴楚,托迹丘园求孔聃。孰令展禽三见黜,自分嵇康七不

宋词

寻得伊人在水湄,移舟同载复同移。心随湖草闲偏乱,愁似横波远不知。病起尚怜妆黛浅,情来颇觉笑颜迟。一樽且就新知乐,莫道明朝有别离。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