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作品评述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酌无多兴,
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
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
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
彼此老心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小岁日(即新年的第一天)独自对酒思考的场景。诗人身处寂静的环境中,虽然品酒时并没有太多的兴致,但在闲暇的时光里吟诗作对,却让他心中涌起了一些思绪。他举起一杯新岁的酒,读着故人的两句诗,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诗中提到,杨柳已经初黄,寓意春天即将来临;而诗人的髭须已经半白,暗示他已经年老。然而,他们彼此都深知岁月的流转和心境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思念。诗人通过独自对酒和吟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将自己的感受与故人的诗句相结合。诗中的杨柳初黄和髭须半白,既是对自然景象和个人年龄的描绘,也暗示了光阴易逝,人生短暂的主题。蹉跎春气味和彼此老心知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切认识,以及与故人之间默契的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和友情的思考,展示了对岁月流转中珍贵时光的珍惜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重槛构云端,江城四郁盘。河流出郭静,山色对楼寒。浪草侵天白,霜林映日丹。悠然此江思,树杪几樯竿。

高楼重重闭明月,肠断仙郎隔年别。紫萧横笛寂无声,独向瑶窗坐愁绝。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恨满牙床翡翠衾,怨折金钗凤凰股。井深辘轳嗟绠短,衣带相思日应缓。将刀斫水水复连,挥刃割情情不断。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妾身愿作巫山云,飞入仙郎梦魂里。

庞眉寂默坐空禅,万年一念无缘促。手珠犹作奢摩他,寄迹普贤修万行。梵天来献瑜伽具,问人亲见也尊来。拨开眉目示梵王,诸天皆得法眼净。

陌路相逢没定期,蛇婆来命怪谁知。四十八人成鳖鼻,急唤顽禅草裹归。

一避吴宫火,千年楚屋春。翅迎风雨健,声入户庭频。掠水过长渚,衍虫落覆尘。休将汉皇后,故故比轻身。

吾官学佛几经秋,梦裹书空醒便休。会得三吴灭门句,也须亲到百花洲。

奇哉山中人,搆此池上宇。蕙径斜映带,林烟尽吞吐。春无四面花,夜欠一帘雨。寄傲足有余,何须循广庑。

散策芗林,几回来绕团团树。月明风露。平地神仙数。准拟归来,移近东家住。应相许。为君起舞。直到高寒处。

一贤去国四方嗔,却恐猜疑到玉宸。急把丐閒书报下,此行犹足律贪人。

自古吴兴山水窟,只今杖屦几人闲。怀君九日登临处,知向何山向道山。

寺前一块地,常有天子气。丞相要作坟,不知主何意。

独寻仙境上高原,云雨深藏古帝坛。天畔晚峰青簇簇,槛前春树碧团团。参差郭外楼台小,断续风中鼓角残。一带远光何处水,钓舟闲系夕阳滩。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气如虹霓,饮如建瓴,走马夜归叫严更。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口吟舌话称女郎,锦袪绣面汉帝旁。得明珠十斛,白璧一双,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将回日月先反掌,欲

罢讲巡岩坞,无穷得野情。腊高犹伴鹿,夏满不归城。云朵缘崖发,峰阴截水清。自然双洗耳,唯任白毫生。

裘马清狂锦水滨,最繁华地作闲人。金壶投箭消长日,翠袖传杯领好春。幽鸟语随歌处拍,落花铺作舞时茵。悠然自适君知否,身与浮名若个亲?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壮士传观山石间,腰头宝剑祥光吐。摩挲醉眼叱海神,嫌杀蛟龙作妖舞。

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乌兔走双丸,谁将手控抟。短长三万日,好丑百千般。数远谈何易,天高问却难。送君寻富贵,我命不中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