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

病退行犹倦,山坡每少休。
高枝闻鹊语,浅濑见鱼游。
偶有堪乘兴,元无可遣愁。
悠然又终日,争路有归牛。

作品评述

《游山》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病愈后游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乐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病退行犹倦,山坡每少休。
高枝闻鹊语,浅濑见鱼游。
偶有堪乘兴,元无可遣愁。
悠然又终日,争路有归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病愈后游山的经历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乐观。

首句“病退行犹倦,山坡每少休”表达了作者病愈后仍然感到疲倦,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爬山。这句诗揭示了作者坚强的意志和对自然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高枝闻鹊语,浅濑见鱼游”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听到鹊鸟的鸣叫声和看到水中游动的鱼儿。这些自然景物给予了作者愉悦和宁静的感受,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接着的两句“偶有堪乘兴,元无可遣愁”表达了作者偶尔有一些值得欣赏的景色,使他心情愉悦,没有什么可以使他烦恼和忧愁。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最后一句“悠然又终日,争路有归牛”表达了作者在山中悠闲自得的心情,与归牛争夺道路。这句诗揭示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融入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乐观。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古昔诗客长风骚,云间野鹤鸣九皋。六丁极天十万遭,摄提执策穷牛毛。玄珠罔象谁能及,或长壮丽称雄豪。九原杀气横天高,朔风吹雪沾霜刀。衔枚束甲夜渡洮,军中壮士秉白旄。忿怒不可拔一毫,白狐几腋成一袍。东溟一钓连六鳌,二长不同各有劳。吟咏至审公讥褒,咏斋之乐真陶陶。

五松山下古铜官,邑居褊小水府宽。民安薄鱼少嚚讼,簿领未减一丘盘。胸中峥嵘书万卷,簸弄日月江湖间。稠人广众自神主,按剑之眼白相看。老身风波谙世味,如食橘柚知甘酸。麒麟图画偶然耳,半枕百年梦邯郸。平生樽俎宫亭上,涉世忘味皆朱颜。此时阿翁尚无恙,追琢秀句酬江山。

已是悲秋客,那堪送远人。乱山残照惨,落叶晚风频。去恨随帆远,回头转意亲。明朝相忆处,鳞雁达情真。

大隐何曾去市廛,人间真有遁神仙。身閒已觉尘难染,心远由来地自偏。何事游方期汗漫,不妨酌月问婵娟。胸中丘壑可窥处,墨戏纵横出渭川。

毒手遭风伯,危机伏醉乡。不成摩诘病,未悔次公狂。饮器质钱尽,酤垆添价昂。酒徒容改事,瓦碗茗芽香。

清猿冷冷鸣玉箫,三声西声高树梢。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天寒林深山石恶,行人举头双泪阁。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肠断时。

我老苦寂寥,谁与娱晨暮?狸奴共茵席,鹿麑随杖屦。岁薄食无余,恨使鸟雀去。安得粟满囷,作粥馈行路!

郗姓三传而至恢,晋代七革而为唐。书以世而能,摹以久而彰。予将因高平之奕叶,而撷千古之遗芳。於戏道徽,尚其不亡,兹其足以侈摹帖之藏。

东巡玉辇委泉台,徐福楼船尚未回。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

襄城得圆鲫,留以待吾友。大梁又得之,始忆终按酒。今君复持赠,重念滁阳守。滁阳石濑中,此物岂无有。三得实嘉遗,我敢自私口。口且不争甘,事亦难利诱。

犀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樽酒不常满,年华祗自春。言归虽薄澣,业已负良辰。野翠欣欣遍,林红扑扑新。其如好风景,料理爱诗人。

春水悠悠绕废台,竹舆幽辄转城隈。路人不解知逐客,谓是寻春湖上来。

如如寂灭自无情,一句从来本见成。舌运广长元不间,雪峰相见望州亭。

秋香扶我过仙家,□大眠云石迳斜。九曲溪山闲日月,万年宫殿老烟霞。吟筇尚带瑶阶藓,渡舫曾撑翠竹沙。回首云深何处觅,洞箫吹落碧岩花。

宝杖亲携挂翠缨,徘徊常绕玉阶行。转身就父无标的,拈却花冠不得名。

醉倚江楼,长空外、行云遥驻。甚凄凉孤吹,含商引羽。薄夜冷侵沙浦雁,老龙吟彻寒潭雨。蓦凉飚、一阵卷潮来,惊飞去。重欲听,知何处。谁为我,胡床据。谩寻寻觅觅,凝情如许。旧日山阳空有恨,杏花明月今谁赋。恐凭阑、人有爱梅心,空愁伫。

孤楼虽不高,足以瞰四远。饷妇陌头归,田夫桑廕饭。敕吏省追胥,勿令农事晚。

凌朝一片阳台影,飞来太空不去。栋与参横,帘钩斗曲,西北城高几许。天声似语。便阊阖轻排,虹河平溯。问几阴晴,霸吴平地漫今古。西山横黛瞰碧,眼明应不到,烟际沉鹭。卧笛长吟,层霾乍裂,寒月溟濛千里。凭虚醉舞。梦凝白阑干,化为飞雾。净洗青红,骤飞沧海雨。

自从篱菊报香衰,便说南枝与北枝。底事频来问消息,山翁近日绝无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