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松偃成阴,荷香去暑。
过溪似是东林路。
不知宿昔有谁来,寺门同听催诗雨。
北马依风,凉蝉咽暮。
城门半带东陵圃。
江南不是米元晖,无人更得沧洲趣。

作品评述

《踏莎行》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江南夏日的景色为主题,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
松树垂下阴凉,荷花散发清香,穿过小溪仿佛来到了东林路。不知道曾经有谁曾到此地,寺门前一同倾听着催促下诗雨的声音。北方的马儿随风奔驰,凉爽的蝉鸣在黄昏时分停歇。城门半掩着通往东陵花园的道路。江南的美景不是米元晖所能描述的,没有人能够完全领略到沧洲的趣味。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南夏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松树和荷花营造出清凉宜人的氛围,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小溪和东林路的描写,使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林间小径,远离尘嚣。作者对过去的人们的思念也在诗中体现,他们曾经在此地留下了诗篇,寺门前的雨声仿佛在催促着作者也写下一首诗。北方的马奔驰的画面和凉爽的蝉鸣则凸显了夏日的清爽和宁静。城门半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使人充满遐想。最后,作者提到江南的美景无法用言语完全描述,没有人能够完全领略到沧洲的趣味,表达了对江南乡土风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江南夏日景致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无常,从而引发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夏日的清凉和宁静。整首诗词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情表达,给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间。

作者介绍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天坛绝顶山,彷佛翠微间。迹久苔纹碎,云根古木间。丹成人已去,鹤驾未曾还。犹有箫吹响,时时下旧山。

抒情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狂风卷絮回,惊猿攀玉折。何意山中人,误报山花发。

抒情

谪仙往矣,问当年、饮中俦侣,于今谁在。欢沈香醉梦,胡尘日月,流浪锦袍宫带。高吟三峡动,舞剑九州隘。玉皇归观,半空遗下,诗囊酒佩。云月仰挹清芬,揽虬鬓、尚友千载。晋宋颓波,羲皇春梦,尊前一慨。待相将共蹑,龙肩鲸背。海山何处,五云靉靉。

抒情

主判茅君洞。有檐间、查查喜鹊,晓来传送。几度黄符披戴了,此度君恩越重(仆五任祠庙:一南岳、二仙都、三玉局、四云台、五崇禧)。被贺监、天随调弄。做取散人千百岁,笑渠侬、一霎邯郸梦。歌而过,凤兮凤。灌园织屦希陈仲。问先生、加齐卿相,可无心动。除却醴泉中太乙,拣个

抒情

刺眼烟光聚野堂,无风荷叶自生凉。幽人到此心先解,不动边头白鹭行。

抒情

野鸟关关督驾犁,及时新雨土膏肥。知君有意农夫劝,故故穿林傍马飞。

抒情

元日兼春日,闲身是老身。行年申直戊,交运丑支辛。岂敢綦安佚,聊希刮钝屯。童儿看书户,把笔已如神。

抒情

_斋不是凡人,海山仙圣知来处。清英融结,佩瑶台月,饮金茎露。翰墨流行,禁中有本,御前停箸。向弘文馆里,薰风殿上,亲属和、微凉句。已被昭阳人妒。更那堪、鼎成龙去。曾传宝苑,曾将玉杵,付长生兔。地覆天翻,河清海浅,朱颜常驻。算给扶朝者,临雍拜者,下梢须做。

抒情

一性根原匪自今,厥生异甚理难寻。因思出腹恩难称,不恤伤肤念极深。雷殷饥肠旋斂蛰,春温好语解移阴。华堂命服蕃孙子,天报还渠一片心。

抒情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抒情

自有安车自不知,劳劳奔走欲何为?回头打紧修工课,似我南山种豆时。

抒情

我来淮阴城,千江万山无不经。山青水碧千万丈,奇峰急派何纵横!又闻九华山,山顶连青冥。太白有逸韵,使我西南行。一步一攀策,前行正鸡鸣。阴云冉冉忽飞起,千里万里危峥嵘。譬如天之有日蚀,使我昏沈犹不明。人家敲镜救不得,光阴却属贪狼星。恨亦不能通,言亦不足听。长鞭

抒情

小桥流水数家村,春入川原日自暾。马上不知岚气重,误惊征袖湿啼痕。

抒情

人老何所乐,乐在归乡国。我归故园来,九度逢寒食。故园在何处,池馆东城侧。四邻梨花时,二月伊水色。岂独好风土,仍多旧亲戚。出去恣欢游,归来聊燕息。有官供禄俸,无事劳心力。但恐优稳多,微躬销不得。

抒情

地下苏司业,情亲独有君。那因丧乱后,便有死生分。老罢知明镜,悲来望白云。自从失词伯,不复更论文。

抒情

犁牛生骍角,老蚌产明珠。人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事固不可知,物亦难其拘。一归于臆度,义失乎精粗。

抒情

逢人称宿腊,玄解少人知。俗濁唯贪隐,禅高不碍诗。水边秋杖屦,石上雪须眉。鸡犬添邻曲,还同赋紫芝。

抒情

昨日真聊尔,今宵颇快哉。无嫌雨脚短,故喜旱头开。一饱归天赐,群凶勿幸灾。谁驱霹雳驾,更起阿香雷。

抒情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谁知经界良规。是三代相传古法遗。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公子去,

抒情

忆过君家黄堰居,春风杨柳政扶疏。人生离合自多感,邂逅更当摇落余。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