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亚之赴郢掾

千万乘骢沈司户,不须惆怅郢中游。
几年白雪无人唱,今日唯君上雪楼。

作品评述

诗词《送沈亚之赴郢掾》是唐代徐凝创作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千万乘骢马拉着沈亚作为郢掾,不需要感到失落在郢都漫游。多年来,无人唱起白雪的歌谣,而今天只有你,沈亚,登上了雪楼。

诗意:这首诗词是送别沈亚,一位即将赴任郢都的官员。诗人以表面上的送别作为写实的载体,通过描述沈亚的归宿和环境来传达内心真挚的情感。诗人用雪来象征岁月的流转和变化,表达了对沈亚离去后可能会发生的变故的担忧和对友人离别的祝福。

赏析: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沈亚的离别之情。首先,诗人通过描述沈亚乘坐骢马赴任郢都的情景,展示了他在官场中的追求和担当。其次,诗人提到多年来无人唱起白雪的歌谣,暗指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抒发了对沈亚将面临的未知和不确定的担忧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沈亚的祝福和希望,希望他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成功和成长。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景物描写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并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之情。同时,通过对雪的隐喻运用,也蕴含了对时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

作者介绍

徐凝,睦州人,元和中官至侍郎。诗一卷。 徐凝,与白居易沈亚之辈友善,元和中官至侍郎。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荒城岑寂冒春霏,竹落江村具体微。蛙怒爱为先雨叫,燕轻多作逆风飞。印波鸾鉴新荷小,碍路犀簪早筍肥。极目织尘都不动,元规安得汙人衣。

故人行迹灭,秋草向南悲。不欲频回步,孀妻正哭时。

鹭鸶鹭鸶何遽飞,鸦惊雀噪难久依。清江见底草堂在,一点白光终不归。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古有仁帝,能全仁明以封天下,故为《至仁》之诗二章四韵十二句)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蕴蕴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贶。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化流瀛瀛。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极。

于穆圣祖,笔开鸿业。我武惟扬,皇威有晔。四隩混同,百灵震疊。陟配高穹,明灵是接。

城外屏峰云百叠,城里看云笏拄颊。山灵自与人争秀,明灭烟霏难应接。南邻范叔骨相寒,不如骑曹知爱山。晨霞傥可救枵腹,丐君分我入朝餐。

忆初鼓箧虞庠日,识面乃喜文章伯。游从不觉化芝兰,交契悬知定金石。萧条离绪十秋风,天涯等是飘零客。双鳞不到雁无来,月照庭空心若失。岂期此地忽相逢,津津喜气眉间溢。口谈诗书尚细事,满腹包罗济时术。辕驹局促思千里,笯凤葳蕤空六翮。升沈世态且勿论,执手临风长太息。

皇华使者临清晨,手开宝轴香煤新。沿名与字发深旨,宸毫洒落奎鉤文。精神高远照日月,势力雄健生风云。混然气质不可写,乃知学到非天真。缄藏自语价希代,谁顾四壁嗟空贫。臣闻帝舜优圣域,臯陶大禹为其邻。吁俞敕戒成黄要,垂覆后世如穹旻。陛下仁明如舜禹,豪英进用司鸿钧。

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已悲世乱身须去,肯愧途危迹屡迁。却是九华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边。

病煎愁绪转纷纷,百里何由说向君。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闻。三冬有电连春雨,九月无霜尽火云。并与巴南终岁热,四时谁道各平分。

西城别袂望东城,勇发征车却怯行。朋肯声前金阙恨,胡卢歌里玉关情。莺啼有意因风断,山影无垠为月横。人世分携吾可那,千锺不醉在天明。

江边胡虏年年盛,借箸应须为扫除。闻道汉皇方仄席,不因词赋召相如。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旧锥之地。赤骨{左骨右歷}个浑身,与人争甚闲气。些子无明奈何,说甚祖师西来意。

久无长者回车辙,仲蔚门墙映野蒿。稍觉春衣生虮虱,南窗晴日照爬搔。

竹影与溪声,萧萧眼底明。秋云浮古树,山石削长城。暝色凝黄碧,啼乌伴晚征。高僧不知客,故遣作诗鸣。

清香浮动到黄昏,向水边、疏影梅开尽。溪边畔,轻蕊,有如浅杏。一枝喜得东君信。风吹只怕霜侵损。更新来、插向多情鬓。寿阳妆鉴,雪肌玉莹。岭头别後微添粉。

寄迹小园中,忽有乌衣至。手中执圆封,州府特遣馈。罗列满吾前,礼数颇周致。四隣来聚观,若有流涎意。呼童急开樽,四隣同一醉。

人说泰山神庙,金碧炫似皇宫。对仁圣天齐,每年三月,云雨雷风。独笑疏狂学士,醉归来得共倒骑骢。有客访予不遇,书门屐齿留踪。气吞北海志盘胸。怜老背龙钟。说即日时光,人民困竭,囤乏囊空。满地旌旗无数,楼头鼓角仗兵戎。若识往来兴废,六爻细细推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