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令/菩萨蛮 金陵怀古

龙蟠虎踞金陵郡。
古来六代豪华盛。
缥凤不来游。
台空江自流。
下临全楚地。
包举中原势。
可惜草连天。
晴郊狐兔眠。

作品评述

《菩萨蛮令/菩萨蛮 金陵怀古》作品评述:宋廷南迁,围绕定都问题,有过一段时期的争论。建炎三年(1129)二月,帝在镇江。当时金军正拟渡江南下,帝召从臣问计,王渊以杭州有重江之险,主张逃往杭州。高宗畏敌如虎,此话正中下怀。张邵上疏曰 :“今纵未能遽争中原,宜进都金陵,因江、淮、蜀、汉、闽、广之资,以图恢复。”帝不听 ,去了杭州。绍兴六年(1136)七月,张浚上奏曰 :“东南形胜莫重于建康(即金陵),实为中兴根本,且使人主居此,北望中原,常怀愤惕,不敢暇逸。而临安(即杭州)僻在一隅,内则易生玩肆,外则不足以号召远近 ,系中原之心。请临建康,抚三军,以图恢复。”这一回因形势好转,即于次年移跸金陵。但八年回杭州 。张守谏曰 :“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气象雄伟,且据都会以经理中原,依险阻以捍御强敌。陛下席未及暖 ,今又巡幸 ,百司六军有勤动之苦,民力邦用有烦费之忧 。愿少安于此,以系中原民心。”然而高宗正一心与金人议和不以收复北方失地为大业,执意定都杭州 。同年,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自此南宋都定临安 。(见《宋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三《南迁定都 》)康与之此词,正即作于这一历史时期。名曰“怀古”,实是“伤今”,是针对当时南宋小朝廷奉行逃跑和妥协政策而发的扼腕之叹。上阕思接千载,写历史长河中的金陵。金陵群山屏障,大江横陈,是东南形胜之地,自三国吴孙权建都于此 ,历东晋、宋、齐、梁、陈 ,六朝为帝王之宅,豪华竞逐,盛极一时。起二句,即概述那一段灿烂辉煌的往事,以先声夺人。“龙蟠虎踞”四字用典,汉末诸葛亮出使东吴,睹金陵(时称秣陵)山阜,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之见,见《太平御览·州郡部·叙京都 》引晋张勃《吴录》。南京山川雄伟人事繁华,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然而,宇宙无穷,山川长在;盈虚有数,人事不居。三百馀年在永恒的历史面前只是弹指一瞬 。随着政权更迭,国都无移,金陵的繁华已成古迹。“缥凤”二句,情绪陡落千丈,与后蜀欧阳炯《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之所谓“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北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之所谓六朝旧事随流水”同一感慨。由字面可看出 ,明显是化用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缥凤,淡清色的凤鸟。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花盝冈。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有三鸟翔集于此,状如孔雀,五色文彩,鸣声谐和,众鸟群至,遂筑此台以纪其瑞。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昇州·江宁县》。由于李白诗为人们所熟知,而读者不难联想而及同诗中“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名句,局部返观为整体,十个字带出了一连串意境,当年“豪华”之盛 ,今日萧瑟之衰 ,种种画面遂一而过。且“龙蟠虎踞”云云以“ 山”起,“台空江流”云云以“水结”针缕亦极周到。题面“金陵怀古”之意,上阕四句已足。然词人之用心原不在“发思古之幽情”,为 “怀古”而“怀古”,“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伤今”,故下阕即转入此旨 。“下临”二句,视通万里,置金陵于有利战略地位。“全楚地”,语见唐刘长卿《长沙馆中与郭夏对雨》诗“ 云横全楚地”,泛指长江中游地区。春秋战国时 ,此系楚国的腹地,故云 。“包举”,包抄而攻取。二句说金陵为长江下游的战略要地,与长江中游诸重镇共同构结成包抄中原的态势。按当时军事方略,南宋如欲北伐收复中原失地,可于长江中、下游两路出兵,一路自鄂州(今武汉市一带)出荆襄,直趋河路;一路自金陵等地出淮南,迂回山东。倘若更置一军自汉中出 ,攻取关陕 ,三路进击,则尤佳。词人能够高度评价金陵在北伐事业中所占据的重要战略地位,见识卓越前引张邵、张浚、张守之奏议,与康与之此词,或为政治家之言论,或为文学家之笔墨,都代表着当时的军心、民心。南宋爱国词,与民族、人民的愿望息息相通。行文至此,词情再度振起。可是,“ 事无两样人心别”(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以高宗为首的南宋统治集团只知向金人屈膝求和,不知利用民众力量 。他们龟缩在浙东一隅,视长江天险为第二道院墙,不去利用金陵的战略位置。面对这一冷酷的现实,词人的激情不禁再一次跌到冰点。“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一声长吁,包含着多么沉重的失望与痛苦啊。作为南宋臣民,词人不可能直言不讳地去批揭那龙喉下的逆鳞,然而他已经形象地告诉后人,南宋统治者的胆识,在六朝之下!东晋以迄梁陈,文治武功虽不甚景气,毕竟尚有勇气定都金陵,与北方抗衡,未至于躲得那么远呢。此词的特点是,上下八句,两两相形,共分为四个层次,呈现为“扬——抑——扬——抑”的大起大落,这种章法与词人怀古伤今时起伏的心潮吻合无间。由起句的“龙蟠虎踞”到收句的“ 孤卧兔眠”,两组意象遥遥相对 ,亦是匠心所在 。其意盖从北周庚信《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 ,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瘁”云云化出,更为简洁。龙虎地而无有龙腾虎掷的形象 ,却成为狐兔之乐园,此情此景,本身即是莫大的讽刺,不必更着一字,读者已随词人作喟然之浩叹矣。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今属河南)人,一作嘉兴人。高宗建炎初上《中兴十策》,声名甚着。绍兴时秦桧当国,趋附求进。十五年(一一四五),擢监尚书六部门。专爲歌词谀体应制。十七年,爲军器监丞。桧死,除名贬钦州,移雷州、新州。有《顺庵乐府》五卷,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椒亭小集》一卷。《宋史翼》卷二七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诗词推荐

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场。果且无彼我,安用分封疆。胡公历阳来,气焰何可当。威严走邸吏,不露太守章。锦衣荣会稽,暮雨成高唐。观望改侪辈,鸡群鹤昂昂。斯民苦兵火,有意哀劳伤。岂无九转丹,为助千金方。古来记循吏,不称苟道将。杀弟自取酷,防人人所防。子潜去少室,渊明

古迹荒基好叹嗟,满川吟景只烟霞。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束带接一客,伸纸报一书。未为甚疲劳,已觉不枝梧。惟有袖手坐,俨然如斋居。尚惧精神衰,药石以自扶。

南北本同归何人泣异岐。玄黄本同质,何人悲素丝。悲泣不自己,吾故悯翟朱。圣贤急救世,犹或与心违。二子救世心,岂原戾阙初。兼爱与为我,本昧善恶几。贼人视兼爱,残忍终罔知。失己视为我,流荡返故迟。安得二子心,不为世道思。吾将责二子,一切将焉知。

蟠桃十月惊春早。春到玉梅枝上小。和羹人物应时生,天上骑鲸生凤沼。万家宝篆祥烟晓。竞祝史君长不老。夜来南极照元台,见说沙堤新筑了。

十五日已前,有口说不得。十五日已后,无心却自然。正当十五日,云笼无缝襖,花笑不萌枝。

四月十五结,虚空遭火热。此土与西天,同途不同辙,镇萝葡并州铁。

晓色熹微麦陇间,杖藜徐步扣禅关。两浇水足东西堰,一抹云收南北田。仕路驰驱惊岁晚,僧寮燕坐觉身閒。故园早办归来计,莫待星霜满鬓斑。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效山谷道人“陶陶兀兀”之句,法其体,作此以遣兴云。休休莫莫,当年不负西湖约。一枝初见横篱落。嚼蕊闻香,长是醉乡落魄。而今对酒空斟酌。老来多病情非昨。谁人伴我临东阁。冷淡吟怀,犹可追前作。

涉秋得雨便生凉,起我萧然病在床。径自典衣谋一醉,要令清梦略还乡。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玉版金花阔幅笺,朝来次第散群仙。紫皇敕遣誊《真诰》,第一人书第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汉坛千古风流,笑谈自是诗书将。两淮草木,一门忠孝,先声远畅。奕世金貂,雄边韬略,三军独张。道十年汉水,旌旗动色,春都在,投壶唱。一点德星迥照,光浮动、太山千丈。戟门春静,人安事*,提封保障。汉相规随,盖公安靖,平生心赏。见筹毫不远,凤池消息,醉仙家酿。

孙孙子子永享用,下有铭文谁所为。有色无声形制具,不得随俗插花枝。

楼严既下集,宾天复上征。八子似荀氏,中当有慈明。

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垂岭枝袅袅,翳泉花濛濛。夤缘斋人目,路尽心弥通。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回潭清云影,瀰漫长天空。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羽毛经汉代,珠翠逃秦宫。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尝以耕玉田,龙鸣

暖地池塘早绿,春和笋蕨先肥。惯作田家活计,懒随廛市关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