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常甫见赠二首

笔阵平时枉计功,钝鎚那办突铦锋。
灞桥雪里嗟良苦,饭颗山头记昔逢。
斲句自知穷有相,从人财博缪为恭。
彭郎小隐刘郎宅,抖擞尘襟听所从。

作品评述

《次韵刘常甫见赠二首》是宋代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笔阵平时枉计功,
钝鎚那办突铦锋。
灞桥雪里嗟良苦,
饭颗山头记昔逢。
斲句自知穷有相,
从人财博缪为恭。
彭郎小隐刘郎宅,
抖擞尘襟听所从。

诗意: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陈造对友人刘常甫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述自己的境遇和心境,表达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往事的回忆,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诗词创作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情感。通过运用富有意境的描写手法,如“灞桥雪里嗟良苦”、“饭颗山头记昔逢”,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具体的景物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诗词创作的自觉和对人生的思考。诗句“斲句自知穷有相,从人财博缪为恭”表明了作者对自己的创作能力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和谦虚之心。

最后两句“彭郎小隐刘郎宅,抖擞尘襟听所从”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刘常甫的敬佩和倾听他的故事,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境遇的关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赏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诗词创作和人生的思考。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宋代诗词作品。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生机幻法不无神,信手拈来却是真。雪月梅花同一色,陈黄苏老只三人。论诗已具顶门眼,选胜直赊头上春。普请西湖作公案,与师聊结未来因。

自恨飞迁出谷迟,东君不是故相遗。园林纵许容羁迹,蜂蝶还应笑后时。休恃绵蛮能巧啭,还须冷落守空枝。春风着力年年在,未必羽翰今便衰。

控驴灞桥坳,纵棹剡溪曲。缤纷天上花,拍拍春意足。能追兹辰欢,独许苏玉局。憧憧市朝人,继晷犹秉烛。野翁太无营,借暖待晴旭。

近岁忆游竹里,今年来遇生朝。平生洒落邑中豪。邂逅风神不老。赏尽山阳烟景,去翻亳海云涛。太行晴色任秋高。人与黄花长好。

小艇闲撑处,湖天景物微。春波无限绿,白鸟自由飞。落日孤汀远,轻烟古寺稀。时携一壶酒,恋到晚凉归。

一庭影浸梧竹。

姑射神人雉扇开,三千玉女拥瑶台。十分散布犹嫌少,万斛明珠抖下来。

潇湘十亩弄柔猗,独染啼斑事已奇。但爱波声鸣荦确,不须蝇翅避琉璃。莫疑山路崎岖险,争脱绳桥性命危。惭愧平生竹上座,得相随处每相持。

驾车出人境,避暑投僧家。裴回龙象侧,始见香林花。读书不及经,饮酒不胜茶。知君悟此道,所未搜袈裟。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则是无心地,相看唯月华。

湖干野泊不知更,水国荒寒怆旅情。一夜奔雷吁可怪,满空寒雨注如倾。飓风翻海驱潮势,战鼓轰天震地声。到晓定应三尺雪,短篷忽漏赤暾明。

天上佳上云缕衣,暗传春恨入新诗。楼头玉笛关情绪,不念残香结子时。

思文圣考,对越在天。侑神作主,奉币申虔。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不见当年丁令威,年来处处是相思。若将此恨同芳草,犹恐青青有尽时。

剩紫残红惨不禁,狂蜂醉蝶杳难寻。闲阶半蚀苔痕浅,曲径全埋草色深。游子骤惊风雨梦,美人长抱岁时心。枝头取次成青子,且共携尊坐绿阴。

嵌嵌枯枯,磊磊落落。暗呜叱咤,万人气索。宴坐胡床,倾湫倒岳。秉杀活剑,解生死缚。不堕尘缘,宁居寂寞。豁开济北,三要三玄。提持关西,末后一著。慧日之影沈姑溪,泥牛触折祥麟角。

十里绛山幽,千年汾水流。碑传门客见,剑是故人留。陇树烟含夕,山门月照秋。古来钟鼎盛,共尽一蒿丘。

气端解使四时青,万物彫零独典刑。严子高风扶汉鼎,包胥劲节撼秦庭。

一病百志堕,起逢秋物阑。力弱未胜行,厌闻客言山。言山多在远,虽近尚莫攀。拏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不如无所闻,收心就恬安。南轩颇扶疏,古木高四观。不知秋叶疏,但怪朝影斑。羸躯便偃侧,藉有藁与莞。仰攀孤云高,卧见飞鸟褱。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

守岁全家夜不眠,杯盘狼藉向灯前。相看更觉光阴速,笑语逡巡即隔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