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

美景良辰二圣欢,时新络绎走雕盘。
固应慈孝移风俗,安用枭羹赐百官。

作品评述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必大。诗中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景象,讲述了太上皇帝阁中的二位圣人欢聚一堂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美景良辰二圣欢,
时新络绎走雕盘。
固应慈孝移风俗,
安用枭羹赐百官。

诗意: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刻,两位圣人欢聚在一起,
他们在华丽的阁楼中畅谈。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
风俗正在改变,慈孝之风应当传承。
太上皇帝赐给百官们美味的宴席,
以示他们的尊敬和安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太上皇帝阁中的美景和欢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的美好向往和对慈孝风俗的重视。诗中所提到的"二圣"指的可能是指太上皇帝和其他一位尊贵的人物,他们在这个盛世中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诗词中的"时新络绎走雕盘"形容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繁荣景象。"时新"表示时代的新鲜事物,"络绎走雕盘"则形象地描绘了繁忙而有序的场景,可能指人们在盛宴中来来往往、忙碌有序的情景。

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慈孝风俗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关注。"固应慈孝移风俗"意味着传承慈孝的风俗是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安用枭羹赐百官"则表达了太上皇帝对于百官们的关怀和厚待,通过宴席的赏赐,体现了皇帝的尊敬和慰劳。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了一个盛世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传统价值观的重视。作者通过描绘太上皇帝阁中的欢聚场景,以及对慈孝风俗的呼唤,展示了对社会和人文关怀的情感。整首诗词气势恢宏,意境高远,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思考。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诗词推荐

紫芝别我天台去,翁十深山自结茅。但见春愁随日长,不知庭叶蔽禽巢。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埋。漆灯犹未灭,留待沈彬来。

扬雄纂言准仲尼,颜氏为身慕虞舜。千里常忧及门止,为山更欲一篑进。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贪夫不同徇。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过眼犹一瞬。

官牌夹外少人烟,商妇琵琶久断弦。司马青衫不须泣,江鸥对我正忻然。

露夜烟梢寒色重,攒星低映小珠帘。

学人不了用修行,只应步步踏阴坑。大光普照盲无识,非时不共野狐争。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春风狂似虎,春浪白于鹅。柳密藏烟易,松长见日多。石崖采芝叟,乡俗摘茶歌。道在无伊郁,天将奈尔何。

(采蜡,怨奢也。荒岩之间,有以纩蒙其身。腰藤造险,及有群蜂肆毒,哀呼不应,则上舍藤而下沈壑。)采采者蜡,于泉谷兮。煌煌中堂,烈华烛兮。新歌善舞,弦柱促兮;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

帝既临飨,声兹精意。对越在天,爰升紫陛。孔容翼翼,保承丕绪。孝奉天们,永锡尔类。

扬州梅发莫依依,曾得何郎一首诗。谩有渡江来小庾,始从今日得佳辞。

终日看山终日好,山不悦人人不老。爱山谁识爱山心,瘦竹长松兼碧草。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缄愁赴蜀道,题拙奉虞薰。隐辚度深谷,遥袅上高云。碧流递萦注,青山互纠纷。涧松咽风绪,岩花濯露文。思北常依驭,图南每丧群。无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范蠡泛五湖,子房从赤松。功成乞身退,明哲保令终。彼美二丈夫,世异辙则同。此道久不作,利欲尘相蒙。急流不如返,失脚机穽中。

不遣西楼对玉函,宋谯频缀副车衔。今年重污花前酒,犹是扬州别驾衫。

昔君与我夜对床,知君著意选专房。为言东邻有女宝,胡不贮之芸辉堂。君时为我一怂恿,以斗量金买娇宠。小君有德比孟光,不妒不嗔回盼重。悬在仙果结子迟,三年乃字玉麟儿。君家多产渥洼种,英物生来骨定奇。莫嫌外家不足数,有子端能遗其母。旧闻络秀有伯仁,今见英娘生阿武。

书肘讵容掣,筝柱不可胶。付事多其防,职业自寂寥。颇思圆机士,细苛举纲条。宰邑古难之,茹苦耐煎熬。百抑不一扬,推波益惊涛。由来法愈密,只为下所操。一饥驱我出,铜墨强折腰。捩翅著笼中,侧睨鹏冲霄。平生有知己,持橐贰铨曹。君来定倒屣,道我不自聊。原推变通术,雾雨

人胆小於壶,揣想无限极。及其遂所愿,不过一消息。金华文物府,前哲余楷则。千年万年名,岂使夸者得。

茂养高标松抱苓,岁寒姿傲雪霜丁。萧骚风度山林韵,偃蹇气钟丘壑形。霁月霁云胸次淡,秋山秋水眼棱青。磨砖谁问马师语,妙发枯龟一灼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