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夜邀兆和民服民孝元叔乘潦泛月

雨歇秋方静,扶携上塌船。
共怜今夕好,不减昨宵圆。
绝潦浑无地,除山尽是天。
清光溢心眦,倾赏愈丁年。

作品评述

《八月十六夜邀兆和民服民孝元叔乘潦泛月》是明代吕时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雨停了,秋天渐渐宁静,
我们手牵手登上小船。
我们都欣赏这美好的夜晚,
并不逊色于昨晚的圆月。
波浪消散,一片无边无际,
山已经消失,只剩下天空。
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心底,
倾心欣赏,仿佛回到青春年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宁静和浪漫的夜晚,即八月十六的夜晚。雨停了,秋天的夜晚恢复了宁静,诗人与另一位名叫兆和民孝元叔的人一同登上小船。他们共同欣赏这美好的夜晚,认为这个夜晚并不逊色于昨晚那圆满的月亮。诗人描述了波浪消散,一片无边无际的景象,山已经消失,只留下广袤的天空。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诗人的心底,他们倾心欣赏这美景,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浪漫和怀旧的感觉。诗人通过雨停、秋天的到来,以及与兆和民孝元叔一同乘船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体验与思考。诗中的描写不仅呈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怀念之情。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诗人的情感和思绪为主线,展示了诗人对美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与读者共同沉浸在这美好的夜晚中,引发了读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和回忆。

诗词推荐

一见心亲十载前,相望南北久茫然。喜倾白发论文酒,重访清江下濑船。志大肯同悲抱璞,识高宁许笑求田。已闚品藻传荆楚,更味阳春白雪篇。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松桂无赤日,风物饶清激。逍遥展幽韵,参差逗良觌。道胜不知疲,冥搜自无斁。旷然青霞抱,永矣白云适。崆峒非凡乡,蓬瀛在仙籍。无言从远尚,还思君子识。波涛漱古岸,铿锵辨奇石。灵响非外求,殊音自中积。人皆走烦浊,君能致虚寂。何以祛扰扰,叩调

滂沱一雨洗清秋,千里郊原旱气收。急遣奚奴洗觥盏,醒心亭上看溪流。

结伴游黄山,良辰值暮春。美景层层出,眼界日日新。奇峰高万丈,飞瀑泻千寻。云海脚下流,苍松石上生。入山虽甚深,世事依然闻。息足听广播,都城传好音。国际乒乓赛,中国得冠军。飞船绕地球,勇哉加加林。客中逢双喜,游兴忽然增。掀髯上天都,不让少年人。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适性遂其生,时哉山梁雉。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年。嗟嗟笼下鸡,及彼池中雁。既有稻粱恩,必有牺牲患。

六花飞素。飘入枝头无觅处。密缀轻堆。只似香苞次第开。栏边欲坠。姑射山头人半醉。墙外低垂。窥送佳人粉再吹。

晓入麻姑瑞气浮,羽人重喜故人游。鹤从仙仗归丹穴,药种灵苗满旧洲。乔木老含春色澹,夜溪寒带月光流。登临已觉凡尘少,何必区区慕虎邱。

碧桃花,春婉娩。未断尘缘,暂别瑶池宴。谪限迢迢应未满。乘月骖鸾。曾有深深愿。帝城赊,凤楼远。长寿杯深,此际谁人劝。闷倚屏山凝泪眼。百和烟中,细想千娇面。

倚杖柴门外,踟蹰到日斜。儿童拾笋箨,妇女卖茶芽。掠岸过渔艇,隔篱闻纬车。年来诗料别,满眼是桑麻。

夕阳返照树头明,天外虹收放晚晴。洗尽尘埃初雨过,一蝉飞入绿槐鸣。

白发游梁晚,青山念楚归。魂销虽得别,战胜却成肥。障日都门盖,迎烟磵路衣。试寻南圃树,今长几多园。

浪云如雾如电,又如天海一沤。金棺现两脚板,铁叶护死髑髅。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1]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围炉独扔夜深红,已是摧颓一老翁。断简半披还半掩,如今不作蠹书虫。

细修佳传酬知己,曲就微生赖若人。一点报恩心独在,时时常见梦中身。

毓秀方壶应半千,先春二日秩初筵。澄陂万顷难同量,野鹤高标不计年。楚国洁清真有继,石君孝谨更光前。久期卓令三公秩,尚借陈蕃别驾贤。纷若尽随春卉媚,恬然独与雪筠坚。鄙人辱眷尤钦佩,拜寿裁诗佐玉船。

蓬岛三山在寸心,先生何事混凡尘。不因门外家人谨,还是无缘遇洞宾。

将船何处去,钓彼大回中。叔静能鼓桡,正者随弱翁。将船何处去,送客小回南。有时逢恶客,还家亦少酣。

纱巾一幅立斜阳,本尚无闲况有忙?鸡犬往来空自得,禽鱼翔泳各相忘。欲衰莎草无多绿,未落梧桐已半黄。徂岁匆匆成绝叹,瓦沟行复见新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